首页> 中文学位 >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免疫学改变的比较
【6h】

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免疫学改变的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目的:比较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其细胞因子水平。
   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31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26例及正常对照1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Th17、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4,IL-10,IL-17和IFN-γ水平。
   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细胞亚群百分比较正常组和哮喘组均有降低,P值分别0.000和0.010;而支气管哮喘组Th1百分比较正常组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毛细支气管炎组Th2细胞亚群百分比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357);与支气管哮喘组相比降低(P=0.006),同时哮喘组Th2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毛细支气管炎组Th17细胞亚群百分比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336);较支气管哮喘组有降低趋势偏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333)。毛细支气管炎组。Treg细胞亚群百分比较正常组和喘息组,P值分别为0.024和0.000。进一步做各组Th1/Th2细胞比值计算结果分别为:正常组:10.22±9.51,支气管哮喘组:5.12±2.19,毛细支气管炎组:5.52±1.16;统计学分析显示毛细支气管炎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P=0.763,与正常组比较P=0.00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FN-γ,比正常组降低(P=0.001),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偏高(P=0.023)。毛细支气管炎组IL-4,较正常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893),与支气管哮喘组相比降低(P=0.000)。毛细支气管炎组IL-17细胞亚群较正常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451);较支气管哮喘组偏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363)。毛细支气管炎组IL-10较正常组降低(P=0.002);与支气管哮喘组相比降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23)。
   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与正常组比较Th1细胞亚群降低,Th2细胞亚群升高不明显,Treg细胞亚群下降;哮喘发作期与正常组比较,Th1和Treg细胞亚群降低,Th2细胞亚群升高。Th1/Th2细胞比值提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和哮喘发作期可能存在与相似的Th1和Th2细胞比值下降的失衡趋势。同时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Treg细胞百分比上调,但可能存在功能不足。
   第二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影响
   目的:了解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与非喘息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Th1、Th2、Th17、Treg细胞计数及其细胞因子水平之间有无差异,以及过敏史、病毒感染类型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影响。
   方法:电话随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近一年的喘息情况。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患儿11例,非喘息患儿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Th17、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4,IL-10,IL-17和IFN-γ水平。
   结果: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与非喘息患儿相比较,喘息组在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Th17/CD4+T细胞和Th2细胞/CD4+T细胞百分比有升高趋势,Th1细胞百分比有降低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喘息组在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Treg细胞百分比较非喘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患儿与非喘息患儿相比较,喘息组在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IL-17、IL-4、IL-10、IFN-γ水平较非喘息组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发生可能与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Treg细胞功能障碍有关。
   第三部分、Min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变应性喘息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Mina基因rs832081(C/T),rs832078(C/T),rs4857304(G/T),rs9879532(C/T),rs17374916(A/G),rs1532206(A/G)共6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变应性喘息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标签SNPs用Haploview version4.0软件通过TAGGER程序计算。MALDI-TOF技术进行Mina位点基因分型。观察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喘息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
   结果:共纳入支气管哮喘患儿202例年龄在6.97±2.85岁之间,对照组191例年龄在8.14±3.13岁之间。Mina的rs4857304位点在喘息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9,OR=1.477,95%可信区间=1.062-2.052),喘息组rs4857304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之间该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ina基因rs4857304位点与儿童变应性喘息相关。
   第四部分、Mina基因rs4857304位点多态性不能判断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与支气管哮喘
   目的:研究Mina基因rs4857304(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5-7岁和7岁以上儿童变应性喘息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MALDI-TOF技术进行Mina位点基因分型。显性遗传模型用来比较rs4857304(G/T)位点GG型和TT+TG基因型之间的差异。隐性遗传模型用来比较rs4857304(G/T)位点TT型和TG+GG型之间基因型的差异。观察Mina基因rs4857304位点TT型和TG+GG型在反复喘息和哮喘儿童之间差异。
   结果:共纳入喘息患儿202例年龄在6.97±2.85岁之间,对照组191例年龄在8.14±3.13岁之间。通过隐性遗传模型分析发现,rs4857304位点主要等位基因T纯合型,即TT型和GG+GT型相比,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82,OR=1.568,95%CI=1.048-2.346)。进一步将喘息儿童分为反复喘息组和支气管哮喘组,5-6岁反复喘息共有58例,其中TT型39例,GT+GG型19例。>7岁哮喘病人共有141例,其中TT型84例,GT+GG型57例。经卡方检验发现,两组患儿之间的TT型和GT+GG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53)。
   结论:Mina基因rs4857304位点多态性不能作为判断学龄前儿童反复喘息和支气管哮喘的标准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