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乡村旅游空间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数据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主要基本概念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3 研究的方法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区位

3.2 自然环境

3.3 人文环境

3.4 南宁市旅游发展现状

4 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分析

4.1 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变化特征

4.2 乡村旅游景区的类型变化特征

4.3 乡村旅游景区的结构变化特征

4.4 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特征

5 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5.1 地形地貌的影响

5.2 河流湖泊的影响

5.3 区位交通的影响

5.4 行政中心的影响

5.5 核心景区的影响

5.6 政策法规的影响

6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的对策

6.1 参与全域旅游的发展

6.2 建设乡村旅游依托体

6.3 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

6.4 开发乡村旅游的产品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件1 南宁市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地名录

附件2 南宁市中心城用地现状图

附件3 南宁市土壤分类情况

附件4 南宁市交通道路系统

附件5 近7年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政策文件汇编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乡村旅游是一种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吸引物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要的旅游活动。国内乡村旅游正处于转型与提升发展时期,探究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于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采用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2005~2015年被评定级别的乡村旅游景区数据,基于相关地理要素历史地图、区域规划图件及GPS导航数据等,建立了乡村旅游景区地理信息数据库。研究首先述评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空间变化研究现状,并从旅游经济、资源与产品等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其次,基于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建立了乡村旅游景区分类体系;基于距离衰减理论和旅游行业标准,设计了乡村旅游景区赋值方式。第三,定性与定量分析了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类型和结构的时序变化特征;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一般数理统计方法,探究了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集聚、空间尺度、空间圈层、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第四,运用计量地理、GIS空间分析和一般数理统计方法,探究了地貌、地形、土壤、经济空间、河流与湖泊、区位交通对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的影响,探究了乡村旅游景区与人口、经济、核心景区的空间关系,分析了县城、重点城镇及村落、核心景区对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的带动作用;采用文献分析法论述了政策法规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的对策。研究的主要结论:
  基于地方旅游行业标准与旅游发展指标,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可以整合为乡村旅游景区并可以量化其类型与等级。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分为4种功能类型及12种景区内涵。
  乡村旅游景区的功能类型随景区总量持续增加而发生分化;景区功能类以休闲观光型和休闲娱乐型为主,其次是参与体验型和休闲度假型,项目类型以娱乐、参与、体验为主;不同形式的乡村旅游景区相互转化并产生两条明显的路径。
  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特征明显。①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发展过程是一种由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持续扩张的显著集聚过程,并形成了市郊辐射带、马山—武鸣—上林—宾阳大明山旅游带、西津湖弱辐射带的基本空间格局;受旅游吸引力、核心景区、交通、水文等因素影响,呈“核、带、圈”组合的空间格局。②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集聚尺度和空间圈层分异特征显著。空间变化的最大尺度是逐年扩张的,最小尺度则经历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过程;由主城区往外延伸形成大集聚带(15~45km)、稀疏地带(45~60km)和次集聚带(75~105km);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集聚带的集聚程度逐年增强,集聚带之间发生相互替代;四种功能类型同样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
  地理因素影响着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①平原、丘陵、低山适宜人类耕种、劳作、居住、交通线路建设等,吸引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引起乡村旅游景区从海拔0~100m向100~200m的平原地带演进,农业地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经济空间。②乡村旅游景区依附于水体环境向其周边区域演化发展,但其空间扩张程度受制于景区数量;这种依附性在不同功能类型乡村旅游景区之间存在差异。③开放式交通系统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呈波动的距离衰减趋势,其周边0~7km区域是乡村旅游景区的集聚区,其为城市居民一日游和周边城市居民来访提供了交通基础条件。④乡村旅游景区与人口、经济要素、核心景区的发展存在高度空间相关,城市、重点乡镇、村落以及核心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景区发展。⑤近五年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部门协作、产业融合的旅游产业政策、旅游空间发展规划,以及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质量认证体系不断完善的旅游行业标准。
  提出了几点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的对策。乡村旅游景区应融入无景区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构建市域多层级乡村游憩网络体系;编制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城乡村旅游带;建立更加完善的乡村旅游品牌认证体系,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和满意度;开发满足城市居民一日游休闲需求的休闲观光型、休闲娱乐型和参与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以及满足周边省份城市居民避暑、养生、度假、农家体验等休闲需求的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