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心静脉置管对局部血管不同时相结构功能的影响
【6h】

中心静脉置管对局部血管不同时相结构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新西兰兔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in Catheters,CVC)后血管内皮、管壁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动态变化,来探讨动物体内适宜的置管周期。
   方法:42只新西兰兔不拘雌雄随机分为七个时相组,每组6只,均于麻醉后从右颈外静脉插入导管至右前腔静脉。置管后当天、1w、2w、3w、4w、5w和6w后处死模型取目标导管、血管及血液标本,做如下检测:①导管培养②扫描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的损伤情况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血管壁病理改变④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含量。
   结果:
   1.成功建造置管模型,成活率为90%。
   2.导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3.EC损伤情况:逐渐加重,4w时内皮损伤与3w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4.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标本:4w时部分管壁出现炎症反应,5w、6w时部分管壁可见血栓及血栓钙化。
   5.CRP和FIB含量:在4w时显著升高,与前三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经兔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简单可行,可以为相关实验搭建平台。
   2.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周期的延长,4~5w时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明显,可能导致组织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引起血管重构。
   3.动物体内中心静脉置管周期,建议不超过4w。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