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BCD2评分法对神经内科住院头晕患者脑卒中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6h】

ABCD2评分法对神经内科住院头晕患者脑卒中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记录内容

1.5 方法

1.6 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入院患者一般情况

2.2 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影像学检查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ABCD2评分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背景:
  头晕泛指空间感知障碍和稳定性受损,是一种主观感受,常突然发病,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且易反复发作,患病率和发病率十分高。其病因涉及多学科领域,如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心血管内科等,同时也是神经内科门诊主要的就诊原因。虽然头晕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表现类似,且临床医师对头晕的认识不够完整,在诊疗过程中很难鉴别其病因,以至于出现滥用检查手段。这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虽然大部分头晕不是严重疾病所致,但头晕发作时产生的不适感、疲劳感,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少数患者中,头晕可能是严重甚至致命性疾病的首发或唯一症状。一部分脑卒中患者,特别是前庭中枢性病变的患者,可以头晕、头昏为首发症状,甚至是唯一症状。而脑卒中是需要急诊处理的,因为“时间就是大脑”。因此在头晕患者中迅速筛查出脑卒中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ABCD2评分法是Johnston等在2007年提出的,因其简便易行,故备受关注,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用于评估TIA后脑卒中风险的模型。该评分法由5个临床因素组成:年龄、血压(发病后第一次测得的血压)、临床特征、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该评分法主要用于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脑卒中风险,同时可根据评分将TIA患者分层。ABCD2评分法包括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年龄、血压、糖尿病。国外有学者在急诊室采用ABCD2评分法鉴别脑血管病引起的头晕。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住院头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管危险因素;了解头晕患者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ABCD2评分法对神经内科住院头晕患者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资料分析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登记本上查找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A区住院的患者,然后根据住院号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查询患者的病历信息,收集因头晕、头昏、视物旋转、行走不稳为主要症状或主诉而住院,且本次发病时间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的详细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收集采用事先设计好的EXCEL表格,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主诉、主要症状、伴随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入院时血压、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房颤、抽烟、饮酒、既往脑卒中史)、影像学检查结果(CT、MRI、血管成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血脂、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肾功能等)、颈动脉彩超、神经系统体征、出院诊断。根据病历资料,对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行ABCD2评分。
  本研究所指的脑卒中主要是指:脑梗死、脑出血,不包括CT或MRI发现的腔隙性脑梗死。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若对诊断有异议的,请两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高年资医师进行评估后再诊断,必要时咨询放射科高年资医师。根据最后的出院诊断,将患者分为两组: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最后有403例患者纳入最后分析,男性170例,女性233例,其中诊断为脑卒中的有76例。
  用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值小于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采用X2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性。对相关因素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了解头晕患者脑卒中的相关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stic,ROC)曲线了解ABCD2评分对神经内科住院头晕患者中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1.本研究共有403例头晕患者纳入最后分析,脑卒中组76例(其中脑梗死61例,脑出血15例),非脑卒中327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125例(31.02%)患者行血管成像检查;
  2.在403例头晕患者中,男性170例,女性233例,男∶女=1∶1.37,脑卒中组男∶女性=1.71∶1。头晕患者平均年龄为62.73±13.27岁,其中脑卒中组、非脑卒中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3.45±11.83岁,62.57±13.60岁;
  3.头晕患者最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卒中组患者血管危险因素较非脑卒中组患者多;
  4.脑卒中组入院时血压、ABCD2评分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ABCD2评分;
  5.性别、高血压病史、发病后收缩压与头晕患者诊断为脑卒中有关;
  6.头晕患者ABCD2评分越高越可能诊断为脑卒中。
  结论:
  1.头晕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见。头晕患者常伴有血管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
  2.脑卒中组ABCD2评分、血压得分、症状得分、症状持续时间得分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
  3.随着ABCD2评分增加,头晕患者诊断为脑卒中的可能性越大。ABCD2评分法有助于快速识别头晕患者中部分脑卒中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