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β-微管蛋白Ⅰ基因突变与多烯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6h】

β-微管蛋白Ⅰ基因突变与多烯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突变组与野生组样本的测序结果

2.2 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特征

2.3 化疗疗效

2.3 突变与预后和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80%左右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初诊患者中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化疗成为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多烯紫杉醇作为第三代细胞毒药物已经应用于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与其他化疗药物相似,不断出现的耐药性也影响了其临床应用和化疗效果。所以阐明其耐药机制不仅对治疗策略的选择,还将为最大限度的避免或逆转耐药性的产生及化疗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烯紫杉醇是一种紫杉烷类化疗药物,是一种半合成的紫杉醇类似物,通过与微管结合,增加微管稳定性,阻滞细胞有丝分裂,最终引起细胞凋亡。β-微管蛋白是多烯紫杉醇与微管结合的位置,所以β-微管蛋白的改变对多烯紫杉醇的治疗效果和耐药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β-微管蛋白(Ⅰ)是人体中最常表达的一个微管亚型,也是癌细胞中最常见的微管亚型,这一亚型基因的突变对多烯紫杉醇耐药的影响尚有争议。本课题拟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多烯紫杉醇的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题利用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获得β-微管蛋白(Ⅰ)的编码基因TUBB(tubulin,beta classⅠ)的序列信息,通过PrimerPremier5.0设计引物,并经NCBI在线的BLAST软件检验其扩增特异性。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晚期NSCLC患者TUBB基因的4号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再用核酸测序方法检测其是否存在点突变,结合临床疗效分析在TUBB基因出现的点突变与多烯紫杉醇治疗NSCLC的疗效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