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流行病学特征及预测的研究
【6h】

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流行病学特征及预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儿童乳牙龋的研究现状

2 Meta分析在龋齿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3 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流行病特征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研究早期儿童龋中的应用

前言

1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的患病率预测

前言

1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乳牙龋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早期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是发生于儿童的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未经治疗的乳牙龋会导致感染和疼痛,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进而影响其成长发育和行为表现,给家长和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俨然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内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然而,不同国家以及我国不同省市地区对ECC患病率的报道差异较大,其流行病学特征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
  综合评价1987年-2013年的我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的流行状况,揭示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对乳牙龋患病率的预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为我国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
  收集1987年-2013年有关我国早期儿童龋的所有正式发表的调查资料,分三部分对我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近30年来的流行情况进行研究:(l)按照 PRISMA标准流程,对纳入资料进行 Meta分析,探索我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患病率和充填率的三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了2006年-2013年我国早期儿童龋患病率的空间分布图,旨在直观展现近10年来我国早期儿童龋的地理分布特征;(3)针对我国1988年-2010年所有发表的有关5岁儿童患龋率的资料,应用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两种方法建立早期儿童龋患病率的预测模型,评价两者的不同特点,并预测今后5年(2013年-2017年)我国乳牙龋的发生情况。
  结果:
  1.纳入文献特征
  共纳入102篇文献,总共样本量为349215,包括2次全国性流调,20次省级调查和80次市级调查,涵盖我国22个省,4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有44篇文献提供数据得以计算出充填率(Care index, ft/dmft%)。文献异质性大,分时间、性别、地点等可能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组间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2.1987年-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的流行情况
  1)合并的全国1-6岁儿童患龋率和龋齿充填率分别是61.1%和5.2%。
  2)总的患病率从1987年的81.0%,下降至2013年的49.3%;5岁组患病率从1988年的81.2%,下降至2012年的56.1%,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3)我国1-6岁儿童患龋率依次为:17.7%、20.9%、41.4%、53.4%、65.7%和68.2%,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4)我国儿童男女患龋率及充填率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明显。
  5)患病率城乡差异不大,但是城市儿童龋齿充填率(6.0%)明显高于农村儿童(1.6%)(RR=3.68,95%CI:2.54-5.35)。
  3. GIS在早期儿童龋患病率的应用
  2006年–2013年5岁儿童患龋率的空间地理分布图显示早期儿童龋在我国各地的患病率呈不均衡分布。患病率的高发地带包括广西(78.8%)、河北(78.8%)、天津(76.2%)和福建(73.7%)。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位于我国的中西部的四个连续的省市组成了患龋率的低发区域:重庆(36.4%)、四川(38.9%)、湖北(40.9%)和陕西(48.2%)。
  4.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患病率预测
  利用前期Meta分析结果可以建立ARIMA(2,1,3)及 GM(1,l)模型,均能够较好地拟合既往合并的1988-2010年的患病率序列,预测2013年-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乳牙龋患病率在今后5年里仍会持续下降。在对既往数据的拟合效果上,ARIMA模型的平均误差只有3.63%,平均误差率为5.74%;而 GM模型平均误差为4.81%,平均误差率为7.34%。与2011年和2012年合并的患病率对比,检测预测效果, ARIMA(2,1,3)模型的误差率分别是9.76%和1.96%;GM(1,1)的误差率是12.76%和2.81%。因此,ARIMA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均优于GM模型。采用ARIMA(2,1,3)模型和GM(1,l)模型对早期儿童龋的患病率进行预测,2015年的预测值分别为51.89%和51.99%。总的说来,两种方法均能很好地预测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的患病率。相对而言, ARIMA(2,1,3)模型的拟合效果较 GM(1,l)模型更好,预测效果更加准确。
  结论:
  1.我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患病率高,充填率低,形式十分严峻。
  2.早期儿童龋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3.基于前期 Meta分析的合并数据建立了 ARIMA(2,1,3)模型和GM(1,1)都能较好拟合既往合并的患病率序列,预测2013年-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早期儿童乳牙龋患病率发展趋势, ARIMA(2,1,3)的拟合效果较GM(1,l)更好,预测也更加准确。
  主要创新点: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全国性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大约10年一次,耗时费力,我们难以获得有关儿童龋的全国数据的一手资料。本研究首次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大陆地区近30年来早期儿童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评价。独创性地利用合并的序列数据,建立不同数学模型,比较并选择最佳模型,对早期儿童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我国儿童乳牙龋防治事业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