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6h】

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流行病学

2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的必要性

3 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完善

1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设计

2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技术基础

3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完善

第二部分 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重庆市中药注射剂ADR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ADR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1 ADR流行病学分析系统的应用前景

2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特点

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

4 参芎葡萄糖不良反应特点

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药物流行病学在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系统,分析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药品不良饭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以重庆市2009-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由基础数据库、病例报告数据库和分析统计数据库组成的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系统。利用系统对2009-2014年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再进一步分析中药注射剂和参芎葡萄糖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
  结果:①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系统;②2009-2014年109822例重庆市 ADR报告中,新的和严重的 ADR比例较少;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36.04%ADR涉及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又以左氧氟沙星ADR报告最多;严重ADR以肿瘤用药比例最大;92.94%ADR为医疗机构上报;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损害;③14714例中药注射剂ADR主要累及60岁以上老年人和10岁以下儿童,活血化瘀类药物ADR比例最大;涉及药品以血塞通、炎琥宁、清开灵、香丹和参麦较多;32.07%严重ADR为超说明书用药,年龄、超适应症用药和合并用药为严重 ADR的主要影响因素;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和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寒战、过敏样反应等类。④529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ADR报告中,“新的”ADR有262例(49.5%);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较高(49.1%);86.2%的患者在用药30 min内发生ADR;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过敏样反应、心悸、恶心等。
  结论:药品不良反应流行病学分析系统具有自动统计、分析、更新和查询等功能,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研究效率。重庆市ADR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监测,注意左氧氟沙星和血塞通的合理应用。相关生产企业应及时完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并密切关注用药30 min内的临床表现,提高用药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