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NaCl修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6h】

基于NaCl修饰的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发光原理

2.1几种常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

2.3 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有效解决途径

2.4 本论文工作

3 掺杂等方法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原理

3.1 应用绝缘超薄层增强电子注入原理

3.2 在电子传输层中进行n型掺杂

3.3 对空穴传输层进行修饰

4 实验室仪器

4.1 JD450型-OLED全彩镀膜系统

4.2 优谱牌去离子水机

4.3 keithley 2400及PR-655 光谱扫描色度计

4.4 新芝牌超声波清洗机

5 器件的制备工艺及检测

5.1 制备标准器件所用材料

5.2 ITO阳极玻璃裁剪及刻蚀

5.3 阳极玻璃的清洗方法

5.4 标准器件制备流程

5.5 制备器件表征

6 基于NaCl修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6.1 NaCl做电子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6.2 NaCl掺杂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6.3 NaCl既做电子注入层又做电子传输层掺杂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6.4 6.1,6.2,6.3三种减小发光层平衡常数k方法比较

6.5 NaCl既做空穴阻挡层又做电子传输层掺杂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对比度高,抗震性能好,色域广,器件轻薄,可视角度大,等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能够引领21世纪的显示技术革命。然而,在商业化进程之路上,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发光效率一直不高,良品率处于较低水平。究其主要原因,对于目前大多数应用较广的有机材料而言,如NPB,Alq3,空穴,电子在其中的载流子迁移率相差较大,如:电子在Alq3薄膜层中的载流子迁移率约为10-5 cm2/V·s,而空穴在NPB中的载流子迁移率约为10-3 cm2/V·s,电子的典型载流子迁移率仅为空穴的百分之一。相差较大的载流子迁移率造成发光层中两种载流子数目的不均衡,复合的概率较低,器件的效率和亮度不高,多余载流子还会与激子发生淬灭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器件的寿命下降。为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使到达发光层中的载流子数目保持相对平衡。为器件添加电子注入层或对ETL(电子传输层)掺杂是常用的增加发光层中电子数目的方法。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提出载流子平衡常数k:发光层中的空穴数目与电子数目之比。k越接近1,器件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就越高。实验通过比较:
  (1)仅含有电子注入层的器件;
  (2)仅ETL掺杂的器件;
  (3)既含有电子注入层,ETL又掺杂的器件三种常用的增强电子注入或传输的方法,最终确定出第二种方法效果更好,并确定出了最佳的掺杂比例为5.0%wt,此时的器件为B。
  结构为:ITO/NPB(50 nm)/Alq3(35 nm)/Alq3:NaCl(25 nm,5.0%wt)/Al(100 nm)。为了进一步使载流子平衡常数k接近1,在此基础上,在ITO与HTL之间增加了NaCl空穴阻挡层,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的厚度为1.0 nm,此时的器件结构为:ITO/NaCl(1.0 nm)/NPB(50 nm)/Alq3(35 nm)/Alq3:NaCl(25 nm,5.0%wt)/Al(100 nm)。此时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7120 cd/m2,是B器件最大亮度的1.52倍,标准器件的5.60倍。它的最大光度效率为3.92 cd/A,是标准器件的2.47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