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库区奉节县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格局分析
【6h】

三峡库区奉节县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格局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20

展开▼

摘要

耕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过程中,由于农业种植条件差,农业生产效益地、家庭收入来源增多、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山地丘岭等边际地区耕地面积大量收缩,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坡耕地关系展开研究,对山区土地的合理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本文以三峡库区奉节县为研究区,运用ArcGIS 10.2和Fragstas 4.2软件对奉节县不同面积等级的坡耕地和撂荒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格局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坡耕地和撂荒地的空间关系进行探究,再以草堂镇为典型乡镇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奉节县坡耕地撂荒的空间规律和影响机制。 (1)坡耕地及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 坡耕地和撂荒地在各地貌分区表现出相似的集聚特征,聚集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南部岩溶中山区>北部丘陵区>长江河谷区>南部低山槽谷区>北部岩溶中山区。面积小于 0.5 hm2坡耕地和撂荒地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丘陵区;面积在0.5~1.5 hm2的坡耕地主要分布于低山槽谷区和南部岩溶中山区;面积大于1.5 hm2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河谷区;面积大于 0.5hm2的撂荒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岩溶中山区。 (2)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关系 单元网格内坡耕地和撂荒地密度和空间比重差异较大,二者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以“撂荒地偏少型”为主,“撂荒地偏多型”仅沿山脉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具体空间组合模式有:A.居民点稀少,坡耕地集中,撂荒地分布在偏远的小聚落四周。B.居民点集中,坡耕地集中,撂荒地稀少。C.居民点稀少,坡耕地分散,撂荒地集中分布。D.居居民点集中,坡耕地各撂荒地数量均多。 (3)坡耕地及撂荒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受高程、坡度、岩性、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且表现出距离制约性,特定距离内,撂荒地斑块密度大于同等级的坡耕地;面积越大,坡耕地和撂荒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越高,平均最邻近距离越大;面积等级相同时,撂荒地平均最邻近距离大于坡耕地。 (4)坡耕地撂荒的时空演变——以草堂镇为例 2012~2017 年草堂镇坡耕地密度高值数量减少,空间分布由中部向东西部迁移,而撂荒地由草堂镇东部和西部向北部迁移,空间的均匀度增大。小于 2 年的撂荒数量较少,斑块面积大,形状最不规则;2~5年和5~10年的撂荒地分布范围较广;10 年以上的撂荒地数量较多,面积较小。各年限撂荒地地块边缘的复杂程度大致相同。受地形和交通区位条件的影响,坡耕地撂荒程度差异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