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工程蓄水前期重庆主城区江段泥沙与污染物关系研究
【6h】

三峡工程蓄水前期重庆主城区江段泥沙与污染物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三峡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建成后的三峡水库长650 km,水域面积为1084 km2,总库容达445.7亿m3,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性水资源之一。2010年10月,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最高蓄水位。由于水位抬高、流速减缓,库尾水环境会出现很大变化,库尾泥沙也将随着水流运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库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和时空分布规律。
   三峡库区含沙量比较大,因此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江重庆市主城区段位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的中上段,以水体悬浮泥沙和河床泥沙为研究对象,对其污染物的含量与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探讨该区域水环境的演化规律及区域环境的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结合三峡库区重庆段悬浮泥沙和河床泥沙的特性,探讨了三峡库区重庆段主城区江段悬浮泥沙和河床泥沙对污染物的影响规律。论文首先在库区重庆段主要断面多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质进行了评价;然后,初步分析了三峡库区悬浮泥沙与重庆段主要水体污染物的关系,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实验对库区重庆段河床泥沙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研究了它们的关系并拟合出关系式。通过本研究获知: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段水质优于长江段水质,但主城区江段均出现了不能作为饮用水源的Ⅳ类水质,江段水质有所恶化;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对水体污染物浓度影响较大;水样不同处理方法对水体中污染物的测定值具有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监测工作中需要指明具体处理方法,否则缺乏对比性;重庆市主城区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镉(Cd)的污染比较严重;河床泥沙中污染物的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尤其当粒径小于0.08mm时,污染物含量随泥沙粒径减小而增大的幅度十分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