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重软预算约束下银行风险成因及其化解策略研究
【6h】

双重软预算约束下银行风险成因及其化解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当前转轨时期,我国企业和银行自身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软预算约束问题。这种双重软预算约束相互交织、演化的结果是我国银行风险,尤其是不良贷款的不断累积,进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从软预算约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影响银行风险的制度性、市场条件、行为主体的博弈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众多因素联合起来分析,从而指导我们对银行业的改革进行全面的考虑与设计,更好地实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衷。 论文首先对软预算约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分别阐述了我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对银行和企业的双重软预算约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不良后果。继而,基于以D-M模型为代表的内生性软预算约束理论的主要思路,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别研究了影响我国企业和银行软预算约束成因的一般因素(如信息不对称、事后的有效等)和特定因素(产权制度、市场结构、政府的干预等)及其形成机理。考虑到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经济环境、政策的多变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发展策略(内生的)和政府在信贷决策中的强势作用,论文从不确定性和银行的高风险投机行为对D-M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目标函数差异对企业软预算约束从而银行不良贷款之成因的影响。特别地,分析了双重软预算约束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国有银行自身的软预算约束问题主要起源于政府必须依靠国有银行系统向渐进式改革的国有经济提供可观的金融支持,而国有银行自身的软预算约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这就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软预算约束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应该在制度上着眼于软预算约束问题,并分别从社会稳定理念、银行产权制度、银行结构、银行监管体系、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银行业改革的配套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相关对策及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