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电厂机械主设备可靠性管理技术研究
【6h】

水电厂机械主设备可靠性管理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加强水电厂机械主设备的管理,提高其利用率和可靠性,是水力发电企业设备管理的核心。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在设备维修领域首先实行了预防性的定时维修,即在设备运行、使用到某时间之后,就对设备进行拆卸检查,更换部分零部件,以此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定时维修方法,减少了设备故障和生产中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这种设备管理方法与“不坏不修、坏了才修”的事后维修管理办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该方法迅速被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所采用,并在各种制造业的设备维修管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设备管理方式,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企业,更是主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电企业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的各种发供电设备检修规程,就是用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原则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管理。 在水电厂,不论机械设备还是电器设备,几乎都是采用固定周期的检修或更换的处理方法预防事故的发生,完成发电企业确定的可靠性生产指标:提高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降低强迫停运次数,减少机组的非计划停运次数(次/台年)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论文运用可靠性技术中的有关方法,依据《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对机组的可靠性状态进行分类,系统地分析了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等三大机械主设备中可能或经常出现的故障,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使用故障树分析方法,研究了ZZ500-LH-1020轴流转浆式水轮机转轮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同时也分析了预防处理这些故障的措施;通过危害度分析,找出了ZZ500-LH-1020轴流转浆式转轮中各个部件的危害性大小与危害性最大的部件。 本论文在水电厂长期最佳等效可用系数与最佳维修周期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型水电厂机械主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技术方法,以及最小可靠度分配的原则,为大型水电厂开展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本文概括了水电厂机械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在总结长江电力机械主设备管理的基础上认为:用可靠性的基本原理和手段,分析水电厂的各个系统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对提高水电厂设备的可靠性,预防或者杜绝障碍、事故、重大事故,减少非计划停机和强迫停机次数等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是水电厂在设备管理与检修中,如何有效的贯彻落实ISO9000质量体系、科学地应用可靠性系统工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