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6h】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特征

2.1 消落带的自然环境

2.2 库区社会经济环境

3 三峡库区污染源及污染排放

3.1 污染源排污状况

3.2 消落带固体污染物存留情况

4 消落带污染负荷预测

4.1 水污染负荷预测

4.2 江面漂浮物

4.3 面源污染负荷预测

5 消落带生态服务功能与污染释放预测

5.1 消落带生态服务功能

5.2 消落带淹没期污染物吸收与释放研究

6 消落带生态系统重建模式研究

6.1 消落带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

6.2 消落带生态系统建设的措施规划

6.3 重大项目规划方案

6.4 生态系统建设模式

7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式

7.1 消落带湿地健康评价范畴与方法

7.2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7.3 指标的计算

7.4 开县消落带健康预测评价

8 消落带生态健康体系重建框架与管理保障体系

8.1 消落带健康体系管理原则

8.2 消落带生态健康体系重建框架

8.3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健康体系建设保障政策

8.4 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稳定保障体系对策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世界水利史上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三峡水库形成后,由于每年周期性涨落淹没,水文条件的交替变化,沿岸陆生和水生两大生态环境的交替控制,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注。水库消落带的土地资源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多种利用功能,对于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库区来说,这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另一方面,消落带的利用将面临水环境污染、泥沙淤积、卫生防疫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压力,给生态、经济、社会和人群健康等各方面带来负面影响。三峡库区有大量的工农业人口和城镇,消落带形成后,除了峡谷地区的陡坡型消落带以外,坡度较缓地势开阔的消落带必然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通过对消落带生态特征及污染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得知,消落带如果不采取适当的保护利用方式,将会成为库区新的污染源,从而增加库区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影响的风险。因此,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和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带可能的几种保护利用模式,并根据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生态保护区建设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和“消落带护理”三种模式对消落带的健康状态起着程度不同的正面影响,而“农业开发利用”模式对消落带的健康影响是负面的;此外,消落带周边环境因素,如人口素质、管理水平等,在各种模式对消落带健康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库区人口素质和当地管理机构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将对保护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带,维护库区消落带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起着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