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作场所性骚扰法律调整之分析
【6h】

工作场所性骚扰法律调整之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自人类有史以来,性的关系本来就是人与人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最不确定的一类关系。而且在以文化、价值和目的等冲突广泛存在为特质的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性骚扰问题更掺杂着政治、经济、道德伦理、文化传统、医学、生理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使得该问题不仅成为当前世界的一大社会难题和道德难题,而且还是十分棘手的政治难题和法律难题。面对这一难题,智识上探索及诠释不仅是必要的,也将会是无止境的。至今为止,人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可谓有目共睹——各国学者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经济学、哲学和法学等多种方法对性骚扰进行了多向度的深入研究。范围涵盖:雇主责任承担;被非雇员骚扰的雇主责任;界定工作环境是否构成敌意的合适范畴;同性性骚扰问题的界定及运用仲裁手段解决性骚扰等。另外一些学者也对雇主制定的反性骚扰政策;在敌意环境性骚扰案件中使用专家证人;以及某一孤立的性骚扰事件是否能够创造敌意环境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对性骚扰问题的研究显然尚处起步阶段,时间起点大致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其研究视角大抵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医学的视角审视性骚扰;二是从法学的角度论说性骚扰;三是从社会学的视野解读性骚扰。无疑上述研究对于性骚扰问题在中国研究的深入将起着一个良好的铺垫功效。但总体而言,较之国外性骚扰研究多样性和丰富性相比,上述研究尚显得相当薄弱。况且,这些研究文献数量也不算多,研究内容上也有诸多雷同之处,多是事实的堆砌,现象的描述,而对围绕着性骚扰及其法律调整的一些理论基础问题,很少有从法学理论层面作系统研究。本文即试图在这个方面作些初步尝试和努力,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作场所性骚扰法律调整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首先,通过性骚扰概念及本质的梳理考察,分析了当前工作场所性骚扰概念、本质争论的表现及成因。并认为工作场所性骚扰概念应是个发展的概念,关键不在于是否有统一的定义,而在于把握其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治理之道; 其次,对工作场所性骚扰法律调整模式进行了考察分析,从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划分视角入手,对职场主义调整模式和权利保护主义模式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两种模式的争论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交替性地将性骚扰视作分配正义问题还是矫正正义问题来看待,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创导建立一种职场主义模式为主,权利保护主义模式为辅的性骚扰法律调整模式; 再次,从工作场所性骚扰法律调整障碍入手,通过对美国、南非性骚扰法律调整实践的考察,分析了性骚扰法律调整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并结合我国当前性骚扰法律调整现状及案例,认为性骚扰法律调整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人们对性骚扰危害性的深层理解,有赖于人们对其文化正统性的全面认同,并充分考虑到其实施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背景障碍。 最后,对性骚扰问题的法律调整作结语,建议多些“盒子外的思考”,毕竟治疗性骚扰这样的时代病,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经济的发展、道德的完善、习俗的博弈。由此,培养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理念,建树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建立先进的性别文化,促进形成有利于反对一切性骚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当是较之立法更为重要和深刻的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