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沿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研究
【6h】

广东省沿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多环芳烃的性质概述

1.1.1多环芳烃的一般特征、来源及其环境行为

1.2国内外沉积物多坏芳烃研究现状

1.2.1分析方法研究

1.2.2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分布等研究

1.2.3污染物来源以及沉积记录研究

1.2.4污染物迁移

1.3研究意义、思路和内容

1.3.1研究意义

1.3.2研究思路

1.3.3研究内容

第二章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2.1研究区背景

2.2采样

2.3标样、化学试剂及实验材料

2.4样品前处理

2.5微型柱色谱分离

2.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

2.7质量控制与质量控制(QA/QC)

第三章实验结果

3.1广东沿海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1柘林湾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2汕头海区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3红海湾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4大亚湾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5阳江海区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6湛江海区沉积物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

3.1.7与其它海湾和河口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比较

3.2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单组分分布特征

3.2.1表层沉积物中苝含量分布特征

3.2.2表层沉积物中苯并[a]和芘苯并[e]芘含量分布特征

3.3广东沿海海区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1柘林湾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2汕头海区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3红海湾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4大亚湾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5海陵湾水东港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6湛江港雷州湾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

3.3.7广东沿海湾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来源

3.4广东沿海湾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广东沿海一带,得益于优厚的自然条件,更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伴随工农业飞速发展,这些地区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该区域的沿海水域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持久性的毒害有机污染,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区域现有的环境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域以及部分内海湾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而对于海域水体的污染状况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和深度都是非常有限,特别是红海湾,阳江海区和湛江海区。因此进一步开展广东省沿海湾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对该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源、组成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贡献都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重点海湾和沿海海域(柘林湾、汕头港、南澳岛、红海湾、大亚湾、海陵湾、水东湾、湛江湾和雷州湾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对该类有机污染物质在选定区域的空间分布、来源、组成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广东沿海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浓度分布表现为汕头港>柘林湾南澳岛>汕头海区、红海湾、大亚湾、海陵湾、水东港、湛江港>雷州湾海区。污染状况的国际、国内对比表明,多环芳烃的污染与国际上相比处于中低端;与国内相比,属于中等水平。风险评价表明,该区域多环芳烃尚未达到对生物潜在危害水平,但从长期积累效应的视角来说,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仍值得注意。
   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诊断化学指标分析表明,石油类排放、自然成岩作用、有机物质的燃烧等来源对该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朱文锋;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学科 环境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曾永平;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表层沉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