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PP模式在建筑垃圾处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6h】

PPP模式在建筑垃圾处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建筑垃圾与PPP模式的理论概述

2.1 建筑垃圾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2.2 PPP模式理论研究及应用

3 PPP模式用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PPP模式用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必要性分析

3.2 PPP模式用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可行性分析

4 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的运作分析

4.1 PPP模式的运作方式

4.2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PPP运作模式

4.3 建筑垃圾处理站的运营方案

5 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的风险分析

5.1 PPP模式风险的特征及分配原则

5.2 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风险构成

5.3 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中应注意的风险管理问题

6 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的建议

6.1 建立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

6.2 制定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

6.3 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机制

6.4 转换政府角色

6.5 完善PPP相关的法律法规

6.6 改善投融资环境

6.7 增强环保企业竞争力

6.8 提高居民环境意识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产生的建筑垃圾随之逐年增加,大量的建筑垃圾除处理费用相当惊人外,且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因此,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建筑行业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建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依靠政府财政,就会显得捉襟见肘。改革现有的投融资模式,创新环保产业的运营模式,提高投资效率是我国当前建筑垃圾处理服务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国外的公共事业改革中,PPP模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得到广泛关注。运用PPP模式作为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建设和经营手段,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私人企业优势,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PPP模式可以提高公共项目的运营效率。实践证明,在引进私人企业参与到公用事业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对我国公用事业的改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我国的垃圾处理行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有效运用PPP模式提高建筑垃圾处理水平极具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的定义以及产生途径,对建筑垃圾的特性及对环境的危害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指出了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PPP模式应用于建筑垃圾处理服务的运作思路。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PPP模式的理论基础;从技术、经济、监管以及环境适应性四个方面分析建筑垃圾处理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分析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运作流程及机构设置,阐明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的运作思路及 PPP模式类型,并从机构设置、业务流程、收入来源、收费方案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建筑垃圾处理站的运营方案;最后,通过分析其在实践应用环节中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费用征收机制、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八条促进我国建筑垃圾处理 PPP模式发展的建议。
  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几点改进的设想。

著录项

  • 作者

    邹新;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宏;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9;
  • 关键词

    PPP模式; 建筑垃圾处理; 收费机制; 可行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