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交易成本分析
【6h】

构建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交易成本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特点

2 国外住宅政策性金融的比较和借鉴

2.1 国外住宅政策性金融的比较

2.2 国外住宅政策性金融的借鉴和启示

2.3 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4 住宅政策性金融的现实基础

2.5 住宅政策性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2.6 本章小结

3 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及交易成本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住宅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3.2 交易成本分析理论概述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住宅政策性金融的交易成本分析

4.1 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成本

4.2 政府在住宅政策性金融中的职能

4.3 住宅政策性金融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4.4 住宅政策性金融的交易成本及其控制

4.5 本章小结

5 促进我国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严格的住宅政策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5.2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5.3 加强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监管

5.4 构建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评价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房价高、住房难”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不断诱发出社会不和谐因素,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作为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金融手段,本文从政策性金融的一般理论出发,对比我国其他产业政策性金融的经验,提出构建我国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服务范围、运营模式等问题,提出了我国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思路:①协调好住宅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机制的关系,②确立经营管理原则,③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④建立独立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法律体系,⑤加强监管。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是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住宅政策性金融的实现,包括税收政策、信息披露、不完全契约、交易秩序等与交易成本的关系。对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监管成本和政策成本和机构效率的研究也是本文重点内容。住宅政策性金融的很多目标或潜在地或固有地存在着矛盾,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是评价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要标准,住宅政策性金融的运行要为效率注入公平的理念,不但可以增进市场机制的效率还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住宅政策性金融需要政府保持支持力度和适度干预,政府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进入市场,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信保证。研究结论表明: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除了需要准确的经营管理和稳定的资金外,还需要匹配一系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法律法规、监管机制、评价机制等。住宅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对优化住房市场资源配置,提高整个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社会有积极影响。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政府、政策和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随之改变,及时调整住宅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业务范围或在某些业务适时退出。

著录项

  • 作者

    刘志凌;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曹小琳;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99.233;
  • 关键词

    住宅政策; 金融体系; 交易成本; 市场机制;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