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机硫在石油烃类生成中的作用研究
【6h】

有机硫在石油烃类生成中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有机硫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研究内容目标

第一节研究现状

一、硫与有机质化合形成有机硫的途径

二、石油及烃源岩抽提物中低分子量组分中的硫化物

三、干酪根、煤、沥青质和非烃族中的有机硫形态

四、干酪根、沥青质和煤中大分子有机硫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进展

五、有机含硫化合物与油气成因

六、有机硫地球化学的最新课题

第二节研究思路及目的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样品的处理与实验方法

第一节样品的初选与预处理

一、样品的选取

二、样品中总硫与有机硫的测定

第二节加水热解实验

一、加水热解实验的原理

二、本项研究中的加水热解实验

第三节可溶性有机物的萃取、分离与分析

第三章有机硫对可溶有机质生成量和族组成的影响

第一节茂名褐煤可溶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

一、茂名褐煤加水热解后可溶有机质的产量

二、茂名褐煤加水热解后饱和烃的产量

三、茂名褐煤加水热解后芳烃的产量

四、茂名褐煤加水热解后非烃的产量

五、茂名褐煤加水热解后沥青质的产量

六、茂名褐煤加水热解实验前后饱芳比的变化

第二节茂名油页岩可溶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

一、茂名油页岩加水热解后可溶有机质的产量

二、茂名油页岩加水热解后饱和烃的产量

三、茂名油页岩加水热解后芳烃的产量

四、茂名油页岩加水热解后非烃的产量

五、茂名油页岩加水热解后沥青质的产量

六、茂名油页岩加水热解实验前后的饱芳比

第三节昆明先锋褐煤可溶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

一、昆明先锋褐煤加水热解后总抽提物的产量

二、昆明先锋褐煤原加水热解后饱和烃的产量

三、昆明先锋褐煤加水热解前后芳烃的产量

四、昆明先锋褐煤加水热解前后非烃的产量

五、昆明先锋褐煤加水热解前后沥青质的产量

六、昆明先锋褐煤加水热解前后饱芳比的变化

第四节太原煤可溶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

一、太原煤加水热解实验前后总抽提物的产量

二、太原煤加水热解前后饱和烃的产量

三、太原煤加水热解前后芳烃的产量

四、太原煤加水热解前后非烃的产量

五、太原煤加水热解前后沥青质的产量

六、太原煤加水热解前后饱芳比的变化

第五节泥炭可溶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

一、泥炭加水热解产物中总抽提物的产量

二、泥炭加水热解产物中饱和烃的产量

三、泥炭加水热解实验前后芳烃的产量

四、泥炭加水热解实验前后非烃的产量

五、泥炭加水热解实验前后沥青质的产量

六、泥炭加水热解实验前后的饱芳比

第六节加水热解实验产物的镜质体反射率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及变化

第一节茂名褐煤饱和烃的组成

一、茂名褐煤饱和烃组成特征的主要参数

二、茂名褐煤200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三、茂名褐煤270℃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四、茂名褐煤330℃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第二节茂名油页岩饱和烃的组成特征

一、茂名油页岩饱和烃组成特征的主要参数

二、茂名油页岩地质原样及200℃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三、茂名油页岩270℃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四、茂名油页岩330℃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第三节昆明先锋褐煤饱和烃的组成特征

一、昆明先锋褐煤饱和烃组成特征的主要参数

二、昆明先锋褐煤地质原样及200℃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三、昆明先锋褐煤27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四、昆明先锋褐煤33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第四节太原煤饱和烃的组成特征

一、太原煤饱和烃组成特征的主要参数

二、太原煤地质原样及各个样品组合20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三、太原煤各个样品组合27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第五节泥炭饱和烃的组成特征

一、泥炭饱和烃组成特征的主要参数

二、泥炭地质原样及各个样品组合20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三、泥炭各个样品组合27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四、泥炭各个样品组合33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五、泥炭各个样品组合200℃+27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六、泥炭各个样品组合200℃+270℃+330℃加水热解产物饱和烃组成分布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论文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结论

二、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加水热解实验所生成的烃类产物与地质体中所产出的石油烃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加水热解实验(HyPy)被广泛应用于烃源岩或各种有机质前身物生烃潜力和油气资源评价。有机硫化合物作为沉积有机质的组成部分,其必然与有机质整体所经历的地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相一致,尽管其反应机理不同。显然,通过特定条件的加水热解实验有助于研究有机硫在石油烃生成中的作用和限度。该博士论文选取茂名褐煤、茂名油页岩、昆明先锋褐煤、太原煤和泥炭5个地质样品,分别进行原样和加硫抑制剂(醋酸镉,CdOAc)在系列温度条件下的平行加水热解实验,通过对热解产物组成性质的分析对比来考察有机硫在石油烃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限度。该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
   1.加硫抑制剂对不同的地质样品有不同的效果,这表明有机硫对石油烃的生成取决于有机硫含量的高低和有机母质的类型。总体上,硫抑制剂对石油烃的产量及各个族组成无规律性影响。但对低有机硫样品而言,硫抑制剂对石油烃的生成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可溶有机质中低碳数正构烷烃(轻烃组分)丰度减少的趋势;
   2.在加硫抑制剂热解产物中,可溶有机质的产量以及烃类族组分随温度变化明显地比原样在同等条件下的热解产物具有规律性;
   3.元素硫的加入,对于泥炭样品加水热解产物中可溶有机质的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生成的烷烃组成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在热解产物饱和烃色谱图上,正构烷烃的主峰碳数相对前移。

著录项

  • 作者

    王茂春;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学科 地球化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宋之光;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石油、天然气;
  • 关键词

    有机硫;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