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6h】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2论文研究的框架结构

2证券投资组合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证券组合的基本概念

2.1.1证券投资组合的基本概念

2.1.2证券投资的收益

2.1.3证券投资的风险

2.1.4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与风险

2.2证券组合的分类

2.2.1避税型证券组合

2.2.2收入型证券组合

2.2.3增长型证券组合

2.2.4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证券组合

2.2.5货币市场型证券组合

2.2.6国际型证券组合

2.2.7指数化型证券组合

2.3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内容

2.3.1计划

2.3.2选择时机

2.3.3选择证券

2.3.4监督

2.4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理论

2.4.1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2.4.2夏普的单因素模型

2.4.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4.4效用分析与最优证券组合

2.4.5有效市场假说

3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

3.1市场有效性问题

3.2风险管理问题

3.2.1投资组合能否分散化风险

3.2.2风险测度方法的选择

3.3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

3.4交易费用问题

4公司组合投资实务

4.1公司证券投资策略

4.2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4.3构建最优投资组合

4.4对均值-方差模型与实务相结合的思考

5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改进与完善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证券投资实践中,每个投资者都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在众多的投资对象种类中,选择哪些证券对象,如何分配投资比例,才能使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科威茨(Harry M.Markowitz)在《金融杂志》(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了《证券组合选择》。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地分析了如何利用组合投资方式去创造投资的新领域,使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取得最大可能的收益,从而奠定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随后,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又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于组合投资在有效市场中具有个别资产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因此,自马柯威茨提出组合投资理论以来,该理论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使得以数量化方法为主的组合管理理论成为投资学的主流理论。我国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组合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我国学者也发表了不少探讨借助资产组合理论在中国股市中构造有效资产组合的文章。
   本文研究了证券投资组合模型的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介绍了证券投资组合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着重介绍了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夏普的单因素模型、CAPM模型、效用分析与最优证券组合、有效市场假说等理论;第二部分分析阐述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应用存在的四大问题,即市场有效性问题、风险测度问题、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及交易费用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HB公司借助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工具进行证券组合投资实践的实务案例,分析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在实践中运用的局限性,第四部分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股市应用中的改进提出优化模型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