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研究
【6h】

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消费与网络消费

1.1.2 消费伦理与网络消费伦理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消费中的伦理主体及问题

2.1 网络消费中伦理主体厘定

2.2 不理性消费行为

2.2.1 浪费性消费

2.2.2 超前性消费

2.3 不诚信行为

2.3.1 卖家制造虚假信息

2.3.2 消费主体双向威胁

2.3.3 售后难和维权困难

2.4 不文明行为

2.4.1 劣质文化下的消费品

2.4.2 卖家销售各种违禁品

2.4.3 消费双方不文明交流

2.5 网络消费带来的生态问题

2.5.1 快递的过度包装

2.5.2 快递包装重复利用率低

第3章 我国网络消费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3.1 消费主义引发的不理性消费

3.1.1 符号性网络消费

3.1.2 广告形成的阶层化身份认同

3.2 网络异化空间形成的不诚信

3.2.1 网络消费中交易关系间接性

3.2.2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

3.2.3 网络消费中隐私技术滞后性

3.3 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

3.3.1 网络陌生人的双重道德人格

3.3.2 多方监管表现乏力

3.4 网络消费中生态问题分析

3.4.1 过度包装的原因分析

3.4.2 重复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第4章 解决我国网络消费中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1 宣扬优秀消费文化 倡导理性消费价值观

4.2 完善监督管理手段 构建网络消费信任体系

4.2.1 加强法规建设 完善监管体制

4.2.2 完善信用评价机制

4.3 双管齐下 提升网络消费文明水平

4.3.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4.3.2 提升消费者文明消费意识

4.4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完善生态保护措施

4.4.1 提倡绿色包装行为

4.4.2 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网络消费伦理是指消费主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以及对消费主体的道德评价。网络消费包括网络消费者、网络销售者、网络消费平台、网络支付机构、物流提供者五个主体。当前,我国网络消费中存在诸多伦理问题,如网络消费中存在不理性消费行为、不诚信行为、不文明行为以及网络消费带来的生态问题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是消费主义思想的入侵导致了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二是网络异化空间形成的交易关系的间接性导致了不诚信行为,三是网络社会中的双重道德人格导致了不文明行为,四是政府监管不力以及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原因引发了网络消费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从倡导理性消费价值观、构建网络消费信任体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生态保护技术四个方面多措并举,才能对现阶段网络消费中的种种问题加以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