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
【6h】

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 言

2 国内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3 金融聚集的内在动因及其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

4 金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

5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政府功能

6 金融聚集效应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各地、州、市为例

7 总结、思路与对策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金融产业的全球化进程,金融产业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流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金融产业集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金融产业聚集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格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产业集聚。因此,金融产业聚集已经成为当今金融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发展往往是没有明显规律的,这给研究与分析带来了难度。鉴于此,本文将尝试着对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地区进行研究,找出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本文围绕金融产业聚集展开研究,通过吸收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首先对金融产业聚集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解析,指出金融产业聚集的特征。接着对金融聚集的内在动因、金融聚集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和影响金融聚集效应的因素以及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政府功能进行阐述。最后以我国西部地区贵州省各地、州、市为例,进行金融产业聚集效应的实证分析。
   由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影响经济发展的偶然因素很多,所以本文主要考虑金融聚集的几个基本指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现金支出、金融机构数、金融从业人员、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保费收入),根据这些基础指标,得到贵州省各地、州、市的金融集聚指数,利用金融集聚力指数对标准化GDP 指标进行回归检验;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指数与经济梯度的几个主要指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人均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相关关系检验。
   结果由于多重共线性程度较高引起几个指标的系数不显著,但是剔除相关程度较高的两个指标后,其余指标与金融集聚指数有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为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贵州省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