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携号转网对移动通讯运营商竞争与合作的影响研究
【6h】

携号转网对移动通讯运营商竞争与合作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1.2 国内外移动通讯发展现状

1.2.1 通信技术介绍

1.2.2 国外移动通讯发展现状

1.2.3 中国移动通讯发展现状

1.2.4 移动通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小结

2 移动通讯市场中携号转网、合作竞争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2.1 携号转网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2.1.1 携号转网政策实施情况

2.1.2 政府实施携号转网的原因

2.1.3 中国未来移动通讯市场携号转网政策趋势

2.1.4 携号转网研究进展

2.2 移动通讯合作竞争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2.2.1 移动通讯合作竞争分析

2.2.2 运营商合作竞争研究现状

2.3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2.3.1 网络经济特征理论

2.3.2 合作竞争理论

2.3.3 竞争动力学理论

2.3.4 机制设计理论

2.4 小结

3 携号转网影响移动通讯运营商竞争的机理

3.1 用户转移的微观机制模型

3.1.1 用户转移动机

3.1.2 转换成本与转移率

3.1.3 运营商之间的用户转移

3.1.4 运营商的供给价格

3.1.5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

3.1.6 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和供给价格之间的关系

3.1.7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实际支付价格

3.2 基于转换成本的移动通讯市场竞争动力模型

3.2.1 模型假设

3.2.2 运营商的产量决策动力模型

3.2.3 模型的稳定性和定性分析

3.2.4 均衡产量和价格

3.2.5 运营商的利润和社会福利

3.3 双向携号转网对移动通讯市场竞争的影响

3.3.1 双向携号转网中的用户转移

3.3.2 双向携号转网中的价格与价格战

3.3.3 双向携号转网中的市场均衡

3.3.4 双向携号转网的利润变化

3.3.5 双向携号转网中的社会福利变化

3.3.6 双向携号转网对新运营商的影响

3.4 单向携号转网对移动通讯市场竞争的影响

3.3.1 单向携号转网中市场结构

3.3.2 单向携号转网价格和利润

3.3.3 单向携号转网中的社会福利

3.5 小结

4 基于携号转网的质量与价格竞争

4.1 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特征

4.1.1 移动通讯产品需求特征

4.1.2 移动通讯产品供给特征

4.2 基于转换成本的质量与价格竞争模型

4.2.1 模型假设

4.2.2 竞争模型

4.2.3 模型的结果分析

4.2.4 运营商质量和价格竞争决策

4.2.5 携号转网对质量与价格竞争的影响

4.3 携号转网下的最优价格决定

4.3.1 基于转换成本的最优价格决定模型

4.3.2 模型的推导

4.3.3 携号转网下的最优价格

4.4 小结

5 携号转网对网络共享的影响

5.1 网络共享的必然性

5.1.1 自然垄断弱化需要网络共享

5.1.2 克服重复建设需要网络共享

5.1.3 合作竞争中资源整合需要网络共享

5.2 网络资源共享类型

5.2.1 一般资源的共享

5.2.2 核心资源的共享

5.3 基于转换成本的网络共享模型

5.3.1 基本假设

5.3.2 模型

5.3.3 携号转网下的合作效应

5.4 携号转网下的网络升级博弈

5.4.1 运营商1首发升级换代

5.4.2 运营商2首发升级换代

5.4.3 运营商1和2共同升级换代

5.5 网络共享博弈分析

5.5.1 网络共享博弈过程

5.5.2 网络共享博弈结果

5.5.3 网络共享不普遍的理论解释

5.6 网络共享的惩罚机制

5.7 小结

6 携号转网对建设统一业务平台的影响

6.1 统一业务平台概述

6.1.1 统一业务平台

6.1.2 统一业务平台技术特征与外部性

6.2 基于转换成本的统一业务平台博弈模型

6.2.1 模型假设

6.2.2 基于转换成本的博弈模型

6.2.3 模型的结果分析

6.2.4 携号转网对合作的影响

6.3 激励机制

6.3.1 激励机制

6.3.2 激励机制实施步骤

6.4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 常用术语

附录2 常用变量说明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未来的移动通讯市场实施携带号码转网政策是大势所趋,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实施携带号码转网政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该政策会强化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对竞争性运营商的生产与经营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中国的移动通讯需要运营商之间开展战略合作,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新兴的移动通讯市场。研究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什么影响,该政策会不会促进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与合作,将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本文以移动通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与可能存在的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网络经济特征:转移成本、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特征,运用竞争动力学模型、古诺模型、转换成本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理论方法,建立了基于转换成本的移动通讯运营商竞争与合作框架模型。讨论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对通讯质量与价格竞争策略、对携带号码转网对网络共享、对建立统一业务平台等合作中利益博弈的影响。设计了合作机制促进运营商之间有效竞争与合作。
   在讨论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时,本文建立了一个客户在网络间转移的微观概念模型,描述了存在转换成本和外部性特征时,运营商的客户转移规律。采用竞争动力学模型刻画了存在转换成本、双向携带号转网和单向携带号转网政策下,运营商的产量、价格、运营商的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携号转网能大幅降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促进消费者在运营商之间流动,从而促进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改变市场结构、改变运营商的收益,改变运营商的竞争行为、增加社会福利。双向携带号政策下,规模相当的运营商之间竞争导致各个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增加,形成一种有效竞争的格局;而规模不对等的运营商之间竞争导致垄断,形成一种非有效的竞争。单向携带号码转网能有效防止垄断。携号转网政策只要实施步骤得当,能促进运营商增加投资,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质量、而不是搞价格的合谋、通过侵占消费者剩余的方式获得更多利润。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质量与价格竞争的影响,采用新产品扩散理论建立了一个质量与价格竞争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通讯运营商必须保持质量除以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的商相等,否则会被淘汰。存在转换成本的时候,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等于运营商的供给价格加转换成本,当实施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和运营商的实际供给价格相等。这样导致了质量和价格比的不相等,引起运营商之间的新一轮质量和价格水平的调整。携带号码转网政策促进了运营商之间的质量竞争,减少了竞争壁垒。
   本文接下来讨论了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网络共享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考虑转换成本和外部性特征的网络共享博弈模型,对网络共享效应做了刻画,针对携号转网政策下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共享可能产生的利益博弈做研究,发现携号转网政策能促进网络共享,移动通讯运营商网络共享效应来自于减少了重复建设,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运营商的成本,使得运营商有了降价的空间。运营商可以通过降低价格的办法,间接提高质量和需求价格之比、提高了运营商的利润水平,合作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共享的网络升级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的现象,而携带号码转网政策不能根本上协调网络升级中的利益冲突,本文设计了一种携带号码转网政策下的惩罚机制,促进网络共享合作。惩罚费用(或税收)的收取与运营商的用户数(需求量)、市场潜力和能够共享的资源成正比,与运营商的学习能力差距成反比。惩罚机制中运营商在合作与不合作时所得到的利润无差异,保证每个运营商采取合作的态度,杜绝社会资源的浪费。
   最后,本文分析了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建设统一业务平台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基于转换成本的统一业务平台的竞争博弈模型,对统一业务平台的合作效应做了刻画,研究发现携带号码转网政策对建立统一业务平台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当携带号码转网政策使得均衡产量和合作边界都变大,当均衡产量的增量大于合作边界的增量时,该政策促进合作;如果均衡的产量增量小于合作边界的增量,则抑制合作。对运营商的合作行为进行激励补偿(或征税),能保证移动通讯运营商报真实平均成本,合作建设统一业务平台。
   本研究创新点在建立了携带号码转网环境下的用户转移机制模型,描述了运营商的合作边界,能在理论上解释该政策背景下的竞争与合作现象,指导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