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
【6h】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重点及创新之处

1.5 研究路径及方法

2“高密三绝”概述

2.1 历史渊源

2.2 审美特征

2.3 文化意蕴与价值

3 市场经济下“高密三绝”传承现状调查分析

3.1 我国市场经济

3.2 传承人群体现状调查分析

3.3 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4“高密三绝”保护形式及其功能价值探析

4.1“高密三绝”现行保护形式分析

4.2 建立博物馆化保护形式

4.3 实施开发性保护形式

5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保护工作的思考及后续研究建议

5.1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保护工作的思考

5.2“高密三绝”保护的后续研究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国家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存亡的重要性而加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被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而成为热点话题。在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替代农耕文明的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结构与环境改变的影响日渐加重,逐渐失去了其文化生态环境。其活态性、传承性与流变性决定了其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活基础日益狭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安全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因此,党的十七大会议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形式与保护途径问题亦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倍受重视而成为国内外专家讨论的课题。本课题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高密三绝”为例,基于田野调查,就其生态及传承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重点关注传承的重要因素“传承人”的基础上分析其现有保护形式的价值及弊端,从而提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形式与开发性保护形式,双管齐下以达到理论与技艺的双程传承。笔者亦通过对高密地区博物馆建设现状与新产品开发活动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保护模式等方面的参考。而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将对高密地区的城市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文化优秀而种类繁多,其保护形式亦应多样性以实现文化的的多元共生。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下的经济体制,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单纯的用市场经济价值衡量,而更应突出其文化价值。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并不对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共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