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库区典型农村生活污染负荷计算及处理方法研究
【6h】

三峡库区典型农村生活污染负荷计算及处理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我国水资源概况

1.2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3关于污染定量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1.4关于污染控制和消减的研究现状

1.5目前农村面源污染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6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

2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概况

2.2研究方法

3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

3.1三峡库区农村典型院落给排水现状调查和居民用水情况研究

3.2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

3.3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处理(人工湿地)

3.4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处理(生物稳定塘)

3.5污水水质处理结果分析

3.6湿地-塘系统的运行效能研究

3.7湿地-塘系统的环境风险分析

3.8湿地-塘系统的运行实践分析

3.9小结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2问题和建议

4.3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后,污染物在水库中的自然降解能力降低,导致库区沿岸农村污水对水库水质污染的威胁变大;同时蓄水后导致的过流断面面积的增大,流速变缓,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库区水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本论文在调查、分析三峡库区典型农村居民用水特点和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农村闲置土地,依据库区的自然地形,采取纯自然、低消耗的污水净化处理方法,针对重庆市忠县石宝镇新政村某农村居民点的现有地形,根据当地经济和农村散居的特点,设计建设湿地、稳定塘串联的水质净化系统,对该区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历经9个月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得出以下成果和结论:
  (1)目前库区农村的给排水基础设施偏少,自来水普及率低,排水设施不健全。调查农村家庭人均生活用水量仅为65.8L/d,是《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S0013--2006)中相关规定值的0.47~0.66倍。库区农村居民最大日用水量与最小日用水量的比值在1.90左右,用水变化系数大,增加了污水净化设施设计的不确定性。
  (2)根据调查水质、水量情况和聚居区人口数,计算新政村某农村居民点污染负荷。利用该居民点地形坡度较大的特点,依据周围土地利用情况,修建排水沟渠,使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汇流,以HRT为主要参数,设计技术成熟、管理方便、能耗低、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湿地、塘组合工艺净化污水。
  (3)对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净化新政村居民生活污水效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整个系统对CODcr、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4%、74%、64%、83%。在湿地、塘系统的正常运行阶段,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本试验依据新政村小流域现有地形,跟据当地经济和农村散居的特点,探索一种完整的改善农村环境污染的方案,结合库区现状分析,湿地、塘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该试验对于缓解库区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