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流动研究——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6h】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流动研究——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 主要创新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综述

2.1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综述

2.1.1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1.2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实证

2.2 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综述

2.2.1 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2.2 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实证

2.3 本章小结

3 丰都县农民工的抽样调查

3.1 丰都县基本情况

3.2 抽样调查目的与内容

3.3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3.4 样本分布及数据整理

3.5 样本数据的统计学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4.1 样本和变量说明

4.2 实证研究

4.3 回归结果及分析

4.3.1 农民工上年收入决定因素探析

4.3.2 农民工上月收入决定因素探析

4.3.3 农民工收入决定因素比较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农民工收入差距分解

5.1 样本数据与变量说明

5.2 研究方法选择

5.3 Theil指数分解计算结果及分类比较分析

5.3.1 基于年龄特征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3.2 基于教育程度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3.3 基于性别分组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3.4 基于工作类型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3.5 基于培训分组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3.6 基于行业分组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3.7 基于工作单位的Theil指数及其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农民工流动决策影响因素

6.1 研究基础

6.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6.3 农民工流动决策Logit模型设定

6.4 农民工流动决策Logit模型的实证及分析

6.4.1 回归模型分析

6.4.2 修正后的Logit模型

6.5 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的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农民工流动引导的对策建议

7.1 农民工流动规制基本框架

7.2 农民工流动的基本对策

7.2.1 基于国家层面的保障对策:宏观管理

7.2.2 基于省市层面的推拉对策:区域联动

7.2.3 基于区县层面的支撑政策:平台搭建

7.2.4 基于个人层面的引导对策:理性选择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A.丰都县返乡农民工调查问卷表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著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在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劳动力工资决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劳动力市场地区分割越来越显著。由于体制和制度等原因,中国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了一个身份特殊、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的存在使中国劳动力市场有着特殊性,研究仍处在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返乡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研究的重点之一。金融危机造成总量约2000万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在经济形势转暖之后,其中约1600万继续外出务工,约400万农民工则就地就业或创业成为返乡农民工。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我们第一次能够具备相应的现实基础和获得充足的微观数据研究特定经济事件引发的特定劳动力在特定时间大规模跨劳动力市场流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同一劳动力市场研究返乡农民工和本土农民工的机会。
   本研究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农民工返乡为背景,使用本人于2009年7月发起并组织的重庆市丰都县返乡农民工和本土农民工抽样调查大样本数据,从市场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收入差距及收入决定机制,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探讨了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决策因素。本研究一方面为进一步验证中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和由此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地区分割及其特性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进一步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研究农民工流动提供借鉴。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包括:
   ①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理论出发,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供给方两个相对应的角度及其比较来研究农民工流动。对于当今基本是以劳动力市场为出发点来进行农民工流动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从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流动、流动决策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农民工流动和农民工流动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从这两个角度的比较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劳动力流动决策不一致,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决策的影响因素不同。同时,本研究将农民工群体分为返乡农民工和本土农民工两个子群体,通过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返乡农民工和本土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与相同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差距和影响因素的比较来研究我国劳动力市场地区分割和农民工流动,为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进一步研究农民工群体提供了新的借鉴。
   ②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研究了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农民工失业和流动,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关于流动障碍阻碍了劳动力在各子市场间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市场是非出清的核心假说对我国特有的农民工劳动力群体不适用。农民工可以在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子市场之间流动,并且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可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出清,出清的人群是没有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积累人力资本的农民工群体。同时,运用Theil指数分解法,这个新的方法来验证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核心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本研究的Theil指数分解结果验证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地区分割和不同子市场中的工资决定和劳动力配置机制各不相同,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在较低端子市场中的适用性不强。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不同的工资决定和劳动力配置机制,以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和劳动力配置机制的决定因素,以性别差异而导致的体力差异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和劳动力配置机制的决定因素。
   ③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理论,用Logit模型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流动决策和农民工流动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完全决定劳动力流动决策和劳动力流动,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机制和劳动力流动的决策机制存在着不一致。劳动力市场关注的是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差异所代表的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农民工流动决策并不关注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差异因素,农民工所关注的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所代表的生活压力、从事行业所代表的收入水平和短期收入与长期收入的权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