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住宅建筑夏季老年人热舒适研究
【6h】

住宅建筑夏季老年人热舒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热舒适与热适应理论基础

2.1 热舒适理论

2.2 热适应理论

2.3 小结

3 热舒适的研究方法

3.1 重庆地区的气候概况

3.2 现场调研方案

3.3 调研测试问卷设计方案

3.4 数据的处理

3.5 小结

4 热舒适现场调研结果分析

4.1 基本信息

4.2 热感觉、热期望与热可接受分析

4.3 人体湿感觉分析

4.4 气流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4.5 行为调节

4.6 从中年人到老年人的转变

4.7 小结

5 老年人适应性模型的建立

5.1 适应性

5.2 热舒适适应性分析方法

5.3 老年人的适应性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C. 夏季老年人室内热湿环境调研

展开▼

摘要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的运用对改善室内的热湿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空调的目的是得到恒温恒湿的最舒适环境,但这却抑制了老年人通过长期的热经历而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空调的应用也会带来病态建筑综合征等不良影响,抵抗能力弱的老年人很少使用空调,所以就需要营造一个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我们知道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所带来的问题也日渐增多,为了给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对老年人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尤其热环境)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现场调研重庆地区非采暖空调住宅建筑内夏季老年人的热舒适情况,以对比青年人的方式获取老年人在夏季热环境下的热反应特性和热适应措施以及老年人与青年人适应热环境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建立了适合非采暖空调老年人住宅建筑的热舒适模型和热舒适区,为老年人适应热环境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以及为设计和评价老年住宅的热环境奠定基础。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于2010-2012年,开展对重庆地区非采暖空调老年人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调研。发现老年人住宅建筑的建筑年代均较早,以上世纪80年代居多,且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欠佳,室外环境较容易影响室内的环境,较小的窗墙比导致室内外的通风效果不良。对比老年人和青年人的热舒适主观投票得出以下结论:
  1)夏季老年人的热感觉与青年人的热感觉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青年人而言更低,老年人的服装热阻高于青年人的服装热阻,老年人对环境更为满意。
  2)老年人的热中性温度(26.5℃)低于青年人的热中性温度(25.6℃),老年人期望较暖的环境,但两者的期望温度均低于其热中性温度,而且老年人期望温度降低的比例要低于青年人,说明老年人对所处环境的可接受度高于青年人。
  3)当温度低于30℃时,老年人和青年人对环境的热可接受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温度高于30℃时,两者对环境的热可接受率产生显著差异(P<0.05),且老年人的热可接受率明显高于青年人,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可接受温度上限分别为30.9℃和29.2℃。
  4)老年人期望风速增大的程度小于青年人期望风速增大的程度,说明老年人在夏季偏向于较小风速;与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反,老年人较青年人而言对风速更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老年人对风速的敏感性降低;不同温度下老年人的期望风速(0.05m/s-0.5m/s)要低于青年人的期望风速(0.1m/s-0.84m/s),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期望风速的增加量越来越大,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期望风速差值也越来越大。
  5)老年人的适应性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调节服装、开窗和开启风扇;通过分析发现,老年人通过服装进行调节的潜力大于青年人,而青年人开启风扇的比例高于老年人,结合这两种调节方式可以发现夏季老年人的耐热性较高。
  基于老年人对环境的热反应不同于青年人,建立了重庆地区非采暖空调住宅建筑夏季老年人的热适应模型和热舒适区,为室内老年人舒适温度提供设计标准。并提出在建筑设计时,首要考虑被动式设计策略,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热舒适要求同时又降低能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