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部性脑积水对儿童行为、气质、社会生活能力及脑电功能影响的研究
【6h】

外部性脑积水对儿童行为、气质、社会生活能力及脑电功能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略缩词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件

综述外部性脑积水诊治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究外部性脑积水儿童行为、气质及社会生活能力的特点。 2.研究外部性脑积水对婴幼儿脑电功能的影响。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组:共82例,为生后3~12月行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EH)儿童,均无合并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急慢性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和其它脑损伤性疾病。年龄在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0.4岁。其中男性64例,女性18例,男:女=3.56:1。 1.2 正常对照组:共82例,为幼儿园的正常健康儿童,已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慢性疾病。年龄2~3岁,平均年龄2.8±0.4岁。其中男性53例,女性29例,男:女=1.83:1。 2.方法 2.1资料收集:EH儿童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应用2~3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1~3岁幼儿气质量表(TTS)、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北京左启华修订),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行为、气质及社会生活能力评估。 2.2资料分析:记录及分析脑电图特点、癫痫样放电及软征象。计算2~3岁行为量表(CBCL)、1~3岁气质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评价行为特点、气质类型及社会生活能力。 2.3统计检验:计算脑电图异常放电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各行为问题因子、气质因子参数及不同气质类型行为问题的差别。用行×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比较两者气质、社会生活能力的构成比。Logistic回归分析脑电软征象对气质维度的影响。以上统计用SPSS13.0软件进行。 结果: 1.癫痫样放电阳性率在82例EH儿童的视频脑电图上有11例儿童出现明确的癫痫样放电,占13.41%(11/82)。有4例儿童为界限性脑电图,均出现单个小尖波,占4.88%(4/82)。两者共占18.29%。癫痫样放电主要是尖波、棘波和棘慢波等,放电部位以额区为主,癫痫样放电时同期没有监测到临床事件发生。 2.脑电图的软征象除15 例 EH 儿童有癫痫样放电外,余67例被诊断为小儿正常范围脑电图,但均分别出现如下的软征象:①多量低幅β活动;②睡眠纺锤波波幅偏高,波形偏尖;③睡眠背景欠佳;④额区、中央区见少量尖型波。上述情况既有单一出现,也有合并出现。出现征象①者有15人,占22.39%(15/67);征象②有9人,占13.43%(9/67);征象③有5人,占7.46%(5/67);征象④有5人,占7.46%(5/67);合并征象①、②有6人,占8.96%(6/67);合并征象①、③有3人,占4.48%(3/67);合并征象①、④有4人,占5.97%(4/67);合并征象②、③有3人,占4.48%(3/67);合并征象②、④有3人,占4.48%(3/67);合并征象③、④有3人,占4.48%(3/67);合并征象①、②、③有3人,占4.48%(3/67);合并征象①、②、④有5人,占7.46%(5/67);合并征象②、③、④有3人,占4.48%(3/67)。 3.行为评定总分及各因子比较 82 例 EH 儿童的行为评定总分(48.05±33.04)高于正常儿童(33.04±30.69)(P<0.05)。6个行为因子中,EH组的社会退缩、攻击和破坏因子得分分别为8.04±5.63、21.12±12.82、5.78±4.9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7±5.35、13.33±11.25、4.05±4.80)(P<0.05),而在忧郁、睡眠问题和躯体述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不同类型气质的行为问题因子比较中间型气质中,43例EH儿童在社会退缩、攻击行为问题因子的得分和总分(分别为9.53±5.89、23.26±13.26、53.93±33.35)比45例正常儿童(分别为4.89±6.28、11.98±12.03、31.24±35.47)的得分要高(P<0.05)。在忧郁、睡眠问题、躯体述说和破坏行为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养型气质中,32例EH儿童在攻击行为问题因子得分(为17.72±10.79)比27例正常儿童(12.59±6.57)的得分要高(P<0.05),在社会退缩、忧郁、睡眠问题、躯体述说、破坏行为和总分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气质类型构成比的比较82例EH儿童中,难养型有4人,占4.88%(4/82);启动缓慢型有3人,占3.66%(3/82);中间型气质者43人,占52.44%(43/82);易养型l气质有32人,占39.02%(32/82)。对照组中,难养型1人,占1.22%(1/82);启动缓慢型9人,占10.98%(9/82);中间型45人,占54.88%(45/82);易养型有27人,占32.93%(27/82)。EH和正常儿童在气质类型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气质各因子参数比较在气质的 9 个因子中,82 例 EH 儿童的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和注意分散得分(分别为3.71±0.68、3.48±0.70、3.59±0.74、3.97±0.66)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0±0.52、3.18±0.58、3.37±0.65、3.66±0.47)(P<0.05)。而在节律性方面,EH组得分(2.57±0.76)低于对照组(3.03±0.72)(P<0.05)。余4个因子趋避性、持久性、情绪本质和反应阈两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社会生活能力参数比较在 82 例 EH 儿童中,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为轻度问题的有3人,占3.66%(3/82);边缘的有2人,占2.44%(2/82);正常有77人,占93.90%(77/82)。正常儿童中,结果显示轻度问题的有1人,占1.22%(1/82);边缘的有1人,占1.22%(1/82);正常的有80人,占97.56%(80/82)。EH和正常儿童在社会生活能力构成比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脑电软征象对气质各因子参数的影响以癫痫样放电为参照,67例EH儿童中,出现软征象①几率越大,趋避性得分越高(P<0.05),对余各因子得分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软征象②、③的几率对气质各因子得分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软征象④的几率越大,活动水平和趋避性的得分越高(P<0.05)。对余各因子得分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EH 儿童比正常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退缩、攻击和破坏行为方面。不同气质类型的EH儿童有不同的行为问题:中间型气质更倾向于有社会退缩和攻击行为问题;易养型气质则倾向于有攻击行为问题。 2.EH儿童在气质类型构成上与正常儿童大致相同,但更倾向于活动多,适应性慢,反应强烈,注意力易分散及节律性强。 3.EH儿童无社会生活能力问题。 4.EH儿童的脑电图会出现癫痫样放电和脑电软征象,软征象①多量低幅β活动对气质的趋避性有影响;软征象④额区、中央区少量尖型波对活动水平和趋避性有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