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基于国内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6h】

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基于国内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5技术路线

1.6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信息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2.2信息技术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3信息技术投资对资本生产率的影响

2.4信息技术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5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6文献评述

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投资

3.2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3.3信息技术投资对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基础

3.4本章小结

4 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4.1索洛余值法

4.2 DEA-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

4.3本章小结

5 信息技术投资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生产率改善的实证研究

5.1研究假设

5.2变量设计

5.3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4描述性统计分析

5.5实证模型

5.6实证分析与讨论

5.7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6.2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是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信息技术运用十分广泛的产业,但汽车行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论文将探讨国内汽车行业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别信息技术投资与不同性质企业对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
  论文在回顾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互补理论和知识理论分析了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的关系机理,解释了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改善的“黑箱”,提出了信息技术投资对上市汽车公司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的是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率变化指标,能够更好的体现信息技术投入与相应生产率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论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生产率指标;并基于2002-2013年我国45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对信息技术投资对上市汽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技术软件投资比信息技术硬件投资效果好、整车生产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比零部件生产企业好、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比非国有企业好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显著改善全要素生产率,信息技术硬件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信息技术软件投资却显著改善了全要素生产率,信息技术软件投资增加1%,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00479%。信息技术软件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效果在整车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国有企业信息技术软件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有正向影响,而非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软件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的管理启示在于国内汽车企业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时,不能一味的强调购置硬件设备,应注重信息技术软件的投入,发挥信息技术的“软实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