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真空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工艺制备碳化钛研究
【6h】

真空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工艺制备碳化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TiC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1.4TiC的合成方法

1.5 本研究的意义

2 热力学及平衡基础计算

2.1 含钛高炉渣以氧化物为主要组成的热力学计算

2.2 以实际炉渣成分为主要组成热力学计算

2.3 TiC优化区间热力学计算

2.4 小结

3 原料性质、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3.1 原料性质

3.2 实验设备

3.3 检测手段

3.4 实验方案

3.5 酸浸实验

4 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高钛高炉渣实验研究

4.1 常压下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高能球磨预处理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讨论与分析

4.3 酸浸前后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炉渣粒度对于还原产物的影响

4.5 配碳量对于还原产物的影响

4.6 真空碳热还原温度对于还原产物的影响

4.7 真空碳热还原保温时间对于还原产物的影响

4.8 真空碳热还原后样品含氧量分析

4.9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TiC熔点高、硬度好、化学稳定性好,广泛应用于切削模具、金属陶瓷,耐热合金和硬质合金,我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工艺使得原矿中超过50%的钛资源进入炉渣中(TiO2含量22%-25%),常称之为含钛型高炉渣,是我国特有的含钛高炉渣,是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二次钛资源,但自上世纪70年代实现钒钛磁铁矿高炉渣冶炼以来,这种有价二次资源一直未实现工业化利用,堆积量超过7000万吨,且现在每年仍有350万吨到400万吨的产量,造成钛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保压力,本研究提出真空碳热还原联合酸浸新工艺,进行含钛高炉渣制备TiC的基础研究,拟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获得硅钛分离,降低二次污染,获得TiC的理论基础和优化实验条件。为我国含钛高炉渣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主要结论如下:
  ①炉渣成分为五种主要氧化物组成时(CaO-SiO2-MgO-Al2O3-TiO2):TiO2被C还原生成TiC的过程中,有着众多的中间产物的生成,在常压下1000℃以下,Ti3O5,Ti2O3,TiO中间产物先于TiC生成。随着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TiC更容易得到。常压和真空下,CaO和Al2O3难还原,反应温度高;常压下,SiO2和MgO还原难度大,但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可实现SiO2到SiO,MgO到Mg的还原。
  ②炉渣成分为四种主要化合物时(CaTiO3,CaFe(SiO3)2,CaMg(SiO3)2和MgAl2O4):还原难易程度CaTiO3  ③含钛高炉渣还原产物优势区图结果表明:可通过调节体系氧分压和温度得到纯度TiC区域,且 TiC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降低,稳定存在区间持续变大。SiC和TiC共同的稳定存在区间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减小。
  ④常压、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含钛高炉渣还原难度大。现场渣经高能球磨后再真空碳热还原,可得到TiC产物,但能耗较高。
  ⑤一定粒度的含钛高炉渣在合适的真空度、还原温度及渣碳质量比条件下,真空碳热还原还原后,经进一步酸浸处理后,可得到纯TiC.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