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款冬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技术研究
【6h】

款冬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植物化学现代分离纯化技术现状及进展

1.2 款冬花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HSCCC分离纯化款冬花中萜类化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分离款冬花黄酮类化合物

3.1 仪器与试剂

3.2 查耳酮接枝硅胶/壳聚糖分离材料的设计及合成原理

3.3 查耳酮接枝硅胶/壳聚糖分离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3.4 接枝修饰硅胶/壳聚糖的吸附效能测定

3.5 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分离纯化款冬花黄酮类成分

3.6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科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图

展开▼

摘要

款冬花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国药典》中均有收录。以款冬花为原料的中成药已有1000多种(规格),如寒喘丸、止咳平喘片等。植物化学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为萜类组分及黄酮类组分等。其中,款冬酮具有升压作用,款冬花素和款冬花素内酯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而款冬花黄酮类组分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广泛用于祛咳平喘类中成药和保健品中。本文建立了基于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和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吸附技术的分离纯化款冬花有效成分的方法。
  采用离线二维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款冬酮等萜类有效成分。采用HPLC技术测定款冬花石油醚萃取部分主要组分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浓度,计算分配系数。实验在正己烷-正丁醇-乙腈(V/V=10:3:6),温度25℃,转速为850rpm/min,流速1.5mL/min下,采取正向洗脱,挤压洗脱等方式,进行一维HSCCC分离,随后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V/V=8:1:6:3)温度25℃,转速1000rpm/min,流速1.0mL/min下进行离线二维HSCCC分离,可定向获得指标性组分款冬酮。同时,也获得14-去乙酰基-3,14-去氢-1α-(2-甲基丁酸)款冬花素内酯和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纯度均达到了90%以上。由此,建立了基于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款冬酮的定向、高效地纯化方法。
  利用壳聚糖和硅胶各自的优势,制备了对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选择性的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吸附材料。以槲皮素为吸附过程的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发现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对槲皮素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拟合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其相关系数达到0.995、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吸附槲皮素表现为单层吸附。研究了吸附时间对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吸附槲皮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的描述槲皮素在查耳酮接枝壳聚糖上的吸附行为,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吸附槲皮素的吸附过程可能受多个步骤共同控制;在芦丁和槲皮素竞争吸附研究发现,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对槲皮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选择性系数达到了4.85。对比了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壳聚糖/硅胶和硅胶吸附槲皮素的能力,结果显示: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对槲皮素的吸附量达到了17.49mg/g,为壳聚糖/硅胶和硅胶吸附量3.84mg/g和1.59mg/g的4.6倍和11.2倍。将制备的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应用于款冬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在上样液浓度为5mg/mL,pH值为4,流速为1BV/h的优化条件下,进行上样吸附;在70%EtOH、1.5BV/h下进行洗脱,所得总黄酮的纯度从进样的18.9%提高到85.6%。实验显示,查耳酮接枝壳聚糖/硅胶对款冬花黄酮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纯化效果是理想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