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钛铬合金机理的研究
【6h】

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钛铬合金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钛合金概况

1.1.1 钛合金发展史

1.1.2 钛合金的分类

1.1.3 钛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1.2 钛铬合金概况

1.2.1 钛铬合金发展史

1.2.2 钛铬合金的分类

1.2.3 钛铬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1.3 钛铬合金制备工艺

1.3.1 粉末冶金法

1.3.2 高温真空熔铸法

1.3.3 熔盐电脱氧法(FFC法)

1.4 熔盐电脱氧法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6 本论文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主要试剂、仪器及设备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案

2.2.1 阴极的制备

2.2.2 阳极、坩埚及熔盐的预处理

2.2.3 氩气的预处理

2.2.4 电解实验阶段

2.2.5 电解产物后处理

2.3 分析检测

2.3.1 物相分析

2.3.2 形貌及元素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烧结实验参数对阴极的影响

3.1.1 烧结温度对阴极的影响

3.1.2 烧结时间对阴极的影响

3.2 电解实验参数对电解的影响

3.2.1 电解温度对电解的影响

3.2.2 电解时间对电解的影响

3.3 掺杂非现场CaTiO3对电解的影响

3.3.1 掺杂不同摩尔分数非现场CaTiO3对电解产物的影响

3.3.2 掺杂非现场CaTiO3对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3.4 双组份体系的相互影响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低温、抗蚀性好、导热弹性小、化学活性大等优良的特性。其中,Laves相的钛铬合金是一种高温结构材料,高温下具有优良的抗蠕变和抗氧化性能,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储氢性能。基于钛铬合金优异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械制造、医学等各个领域。目前,制备钛铬合金采用高温真空熔炼法和粉末冶金法。两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均采用纯金属为原料,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能量消耗大,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钛铬合金的推广应用。国内外为寻求新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熔盐电脱氧法(即FFC法)以电化学技术为基础,以熔盐为电解质,在不分离熔盐的前提下,通过电解金属氧化物制备得到金属。与传统的工艺相比,FFC法有效的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生产可连续性操作。采用该方法已经成功制备出多种金属及合金。
  本论文采用FFC法为工艺基础制备钛铬合金,探究了最优实验参数,对其电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深入分析了掺杂非现场CaTiO3对电解产物及晶体生长的影响,以及双组分体系中TiO2和Cr2O3相互影响的机制,进一步阐明电解制备钛铬合金的还原机理,并通过改善阴极组分寻求提高电解效率的途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概况如下:
  TiO2和Cr2O3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型,研究了烧结实验参数对电解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孔隙和比表面逐渐减小,结构更加致密,有效电解反应面积逐渐减小,不利于阴极片电解的进行。但是,烧结温度越高,TiO2由锐钛型转变成金红石型,并伴随有氧空位生成,导电性增加,有利于电解的进行。综合考虑,确定烧结温度为850℃;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晶粒不断长大,开孔孔隙减小。颗粒间距减小虽然有利于离子之间的迁移,但是致密度的增加使得反应界面减少,不利于电脱氧的顺利进行,因此考察烧结时间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烧结时间在11h为宜。
  通过阴极片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下电解,研究电解实验参数对电解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电解温度对产物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电解产物由块状结构逐渐呈现层状化结构,结构变得疏松,有利于离子的迁移和O2-的脱除。当温度增加为950℃时,产物的微观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从节约能源的方面综合考虑,电解温度900℃时为宜;通过电解时间研究电解产物的变化,发现钛铬合金反应历程为:首先生成中间产物CaCr2O4和CaTiO3,CaCr2O4在较短的时间内还原生成Cr,同时CaTiO3逐渐被还原成钛的低价氧化物,在随后的电解过程中,低价氧化物在新生成的Cr微粒上反应生成Ti-Cr合金。
  TiO2和Cr2O3粉末按摩尔比1:1混合后,分别掺入相对于TiO2摩尔分数为0%、5%、15%、25%的商业非现场CaTiO3粉末作对比实验。研究发现:掺杂量越大越有利于电解反应的进行,电解效果更好;掺杂0%非现场CaTiO3的阴极片,发生现场钙钛矿化生成理想等轴晶系CaTiO3,随后发生晶格畸变生成四方晶系CaTiO3。现场钙钛矿化导致晶体的生长速度缓慢,晶核生长点少,内部结构致密,降低了电解速度;掺杂的阴极片中TiO2以非现场CaTiO3为晶核生长的诱导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现场钙钛矿化生成畸变型的CaTiO3,缩短了反应历程。掺杂量越多,晶体生长点越多,形成结构疏松的CaTiO3,利于Ca2+和O2-的迁移与脱除,有效反应面积增大,有利于电解的顺利进行。
  TiO2和Cr2O3的双组份体系中,Cr2O3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的CaCr2O4能够快速还原为金属Cr,增加了阴极导电性,结构变得疏松多孔,促进了CaTiO3后续电解;TiO2的加入增加了相对孔隙间距和相对比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电解形成疏松的晶体结构。因此,TiO2和Cr2O3之间能够相互促进,有利于电解还原的快速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