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开县齐圣村“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6h】

重庆市开县齐圣村“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基础研究与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齐圣村“美丽乡村”规划的概况、问题及策略框架构建

2.1 齐圣村“美丽乡村”规划总体概况

2.2 齐圣村“美丽乡村”规划良性发展的认识

2.3 齐圣村“美丽乡村”规划发展问题的梳理

2.4 “美丽乡村”规划的整体观指导齐圣村的策略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齐圣村基于村庄功能重构的功能性适应策略

3.1 功能性适应策略目标和原则

3.2 功能性适应策略的关键因子与主要内容

3.3 功能性适应策略的规划路径

3.4 齐圣村基于功能性适应策略的空间需求实践

3.5 本章小结

4 齐圣村基于内外协同组织的系统性联动策略

4.1 系统性联动策略目标和原则

4.2 系统性联动策略的关键因子与主要内容

4.3 系统性联动策略的规划路径

4.4 齐圣村基于系统性策略的空间组织实践

4.5 本章小结

5 齐圣村基于实施保障的行动规划完善策略

5.1 行动规划完善策略目标和原则

5.2 行动规划完善策略的关键因子与主要内容

5.3 行动规划完善策略的规划路径

5.4 齐圣村基于行动规划策略的实施管控实践

5.5 本章小结

6 结 语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伴随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村庄规划成为当前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面。然而,传统村庄规划这种单纯以注重农村地区物质空间安排,不以“人”的视角多维度地观察和理解农村地区的规划模式,已不适应于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的“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背景,论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调查为先,实际为本,以重庆市开县长沙镇齐圣村为着陆点,展开对新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通过对齐圣村“美丽乡村”以及相关规划的认识与了解,发现齐圣村“美丽乡村”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因,但依然存在物质空间、空间关系、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文脉传承、开发时序等方面的问题。随后,论文查阅了相关理论与优秀实践案例,了解到“美丽乡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美丽乡村”规划自下而上的需求与自上而下的指导为核心来解决上述6个方面问题。因此,论文拟建一个“村庄系统——镇(乡)系统——城市系统”的整体思路,从功能性、系统性、行动规划的“微观——宏观”逻辑思路建立“美丽乡村”规划的整体观。
  首先是功能性层面,重点关注“美丽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需求。以“村庄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功能——用地性质——用地边界——要素流动”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思路,从“土地集约,人居提升”,“边界划定,生态保护”,“城乡一体,互动联系”的主要内容解决物质空间与空间关系2个问题,并在齐圣村分别从丰富居民点建筑功能内涵、强化村庄用地功能内涵、划定村庄增长边界、确定城乡空间要素流动方向予以空间需求实践。
  其次是系统性层面,重点关注“美丽乡村”内部及外部的协同发展。主要以“村庄单元”、镇域、县域三个层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内部组织——外部组织”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循环逻辑思路,从“产业带动,功能丰富”,“公共服务共享,突出重点需求”,“规划体系重构,适应发展诉求”的主要内容解决产业发展与规划体系2个问题,并在齐圣村分别从村域土地利用组织、镇域产业发展组织、县域城乡结构组织予以空间组织实践。
  最后是行动规划层面,重点关注“美丽乡村”规划的可实施性。基于文化特色延续与开发模式选择,以“美丽乡村”规划的内涵深化到具体工程规划的项目导航的逻辑思路,从“价值传承、文化融合”,“开发有理,实施有序”的主要内容解决文脉传承与开发时序2个问题,并在齐圣村探索“美丽乡村”规划质量提升与规划实施管控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