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髌下脂肪垫血供解剖特点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
【6h】

髌下脂肪垫血供解剖特点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髌下脂肪垫形态功能及其病变诊疗的研究进展

附图

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承重关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老龄化的来临,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1%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于严重病损的膝关节而言,保守治疗往往效果较差。自Gunston于1969年设计出非限制性人工全膝关节以来,人工膝关节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技术,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炎最有效、最成功的手术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三级医院都能成功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且手术方法与技术日益成熟。 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历来是外科医生的最高理念。“微创”技术则是在当今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在医学崇高理念激励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人性化的、先进的手术方式。与以往常规手术相比,微创外科尽可能给患者造成最小的创伤,这种创伤包括医学结构和心理上的。如何提高TKA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骨科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髌下脂肪垫填充于髌骨、股骨髁下部、胫骨髁前上缘及髌韧带之间的楔形空隙,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网。此血管网不但营养自身,还向髌韧带和髌骨下极等邻近组织结构提供血供。国内外文献对髌下脂肪垫形态解剖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完整描述髌下脂肪垫的血供解剖特点以及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意义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尚未见到报道。本研究通过精细的解剖观测、详细了解与分析髌下脂肪垫血管网的组成、走行及分布,以期提高TKA术者的精确操作,减少术中出血及在TKA手术中保护髌骨及髌韧带的营养支血管,避免相应的术后并发症。 研究目的: 观测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为TKA术中如何保护其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研究材料及方法: 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用巨微解剖法观测髌下脂肪垫血管网的组成、走行及分布。 结果: 髌下脂肪垫血管网外侧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降支构成,内侧由膝下内侧动脉升支、膝降动脉髌上支的降支、膝降动脉关节支的髌下支构成,各支互相吻合形成网状结构,为“密集血管区”,位于髌骨内、外侧旁开5mm范围以内,髌尖下约14mm,髌韧带后面10mm区域。此血管网向髌骨下极、髌韧带后部、髌下脂肪垫及其表面的滑膜提供血供。 结论: 髌下脂肪垫具有滋养其周围结构的功能,在TKA术中应予保留,若需切除至少应保留“密集血管区”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