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6h】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问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和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3.1 “德拉格兰德维尔”经验假说

3.2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估算与结果分析

4.1 估算方法

4.2 估算模型构建与数据采集说明

4.3 中国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估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采集说明

5.2 资本-劳动弹性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中央政府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视角考察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平衡,探究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各级政府制定正确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利用1997-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VES总量生产函数,采用单方程估计法估算了各省市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并进一步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就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整体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本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我国各省市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算数平均值为1.0924,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说明资本和劳动要素之间呈替代关系。各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差异比较明显,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最大的是上海,要素替代弹性为1.8236;最小的是云南,要素替代弹性为0.5682。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区域上呈东中西部梯度递减特征,样本时期内全国整体及各区域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大致呈现随时间不断上升的趋势。
  第二,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产出增长率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提升会明显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回归系数呈东西中部梯度递减特征,且东部的回归系数高于全国整体平均水平。这表明区域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东西中部梯度递减特征。该结论基本验证了“德拉格兰德维尔”经验假说。
  第三,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区域间的差异造成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由此引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地区间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因此,努力完善制度体系设置,匹配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以此推动落后地区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提高,促进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