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u及Mg/Si比对6000系铝合金板材的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
【6h】

Cu及Mg/Si比对6000系铝合金板材的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

1.3 铝合金的腐蚀

1.4 Al-Mg-Si-Cu合金概述

1.5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2 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研究方案

2.3 性能检测

2.4 微观组织观察及分析

3 Cu及Mg/Si比对Al-Mg-Si-Cu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3.1 加速腐蚀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电化学测试结果及分析

3.3 分析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合金晶间腐蚀与微观组织的关系

4.1 SEM微观组织观察

4.2 TEM微观组织表征

4.3 分析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Cu及Mg/Si比对Al-Mg-Si-Cu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力学性能测试

5.2 微观组织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6000系铝合金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成形性和焊接性,因此被广泛用做汽车车身板。为了获得强度更高的6000系铝合金,通常需要添加一定量的Cu或降低合金的Mg/Si比。Cu的添加可以提高6000系铝合金的强度,但Cu会改变晶界的析出行为,降低合金的耐蚀性;同时 Mg/Si比对合金的析出行为有很大影响,这也可能会造成合金的耐蚀性能差异,所以合理的添加合金元素对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尤为重要。本文以6022的合金成分为基础,设计了四种 Cu含量及 Mg/Si比不同的合金,过剩Si低Cu合金(A),过剩Mg低Cu合金(B),过剩Si高Cu合金(C)及过剩Mg高Cu合金(D)。采用加速腐蚀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评价合金的耐腐蚀规律。结合合金的力学性能,评价四种合金的综合性能,以获得综合性能更优的6000系铝合金。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SEM)及透射(TEM)等方法探索四种合金的晶间腐蚀机理。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峰值时效状态下,过剩Mg低Cu合金(B)发生点蚀,过剩Si合金(A)及高Cu合金(C与D)均发生晶间腐蚀。合金的抗晶间腐蚀能力为:B>A≈D>C,综合力学性能规律为:D>C>A>B。②D合金力学性能最好,且耐蚀性与常用汽车板材6022(A)相当,因此, D合金为综合性能最好的合金,Mg/Si=2.05与Cu=0.5wt.%为最佳合金元素组合。在高Cu合金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调节Mg/Si比,使合金中Mg含量过剩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该结果为开发新的高强6000系合金提供了思路。③A、C及D合金的晶界析出相与无沉淀析出带构成腐蚀微电池,从而使晶界发生腐蚀。A合金与B合金的晶界主要析出β'相,C合金和D合金的晶界主要析出板条状Q'相。④过剩Si及Cu的加入使合金产生晶间腐蚀倾向,且Cu含量对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大于Mg/Si比。Mg/Si比一定时,低Cu合金的耐蚀性比高Cu合金好。Cu含量一定时,Mg/Si比大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更好。⑤Cu与Mg/Si比相互作用,以影响合金中析出相的类型、尺寸和分布的方式影响合金的性能。过剩 Mg高 Cu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过剩 Si低 Cu合金。因为Cu可以细化显微组织,同时过剩Mg高Cu可以促进L相的形成,并抑制Q'和Si颗粒的析出,弥散分布的 Q'相不能构成连续的腐蚀通道,因此可以在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改善合金的耐蚀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