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综合评分法判断BI-RADS-MRI4类及亚分类的价值
【6h】

综合评分法判断BI-RADS-MRI4类及亚分类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二部分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结 果

3.1 病理:

3.2 MRI各征象的OR值及综合评分值:

3.3 两种评分法各分值PPV和综合评分法的BI-RADS分类及亚分类

3.4 两种评分法的ROC曲线及面积比较

3.5 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

第四部分 讨 论

4.1 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

4.2 BI-RADS-MRI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及现状

4.3 BI-RADS-MRI 4类的经验判断法

4.4 Fischer 评分法对可疑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4.5 综合评分法对可疑恶性病变的BI-RADS 4类及亚分类的判断和诊断价值

第五部分: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在Fischer评分法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各征象的优势比(OR)值,并将OR值转换为评分值,建立综合评分法。评价综合评分法在判断BI-RADS-MRI4类及亚分类的价值及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的价值。提高动态增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初步探讨乳腺的磁共振检查规范和诊断规范。
  方法:
  对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判断为BI-RADS-MRI4类的307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变形态分为肿块组(M组)和非肿块样强化组(N组),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病变每个征象的OR值,借鉴Fischer的评分法,将OR值转化为综合评分值。307个病灶均行Fischer评分,并将病灶分为M组和N组行综合评分,获得每个病灶的Fischer评分值和综合评分值。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2种评分法每个分值的乳腺癌阳性预测值。②根据乳腺癌阳性预测值与分类及亚分类的关系,进行综合评分法的BI-RADS-MRI分类和亚分类。③绘制2种评分法的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比较Fischer评分法和综合评分法的鉴别诊断价值。④绘制综合评分法M组和N组的ROC曲线,评价综合评分法在2种不同病变形态的BI-RADS-MRI分类及亚分类的判断价值。⑤建立M组和N组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综合评分法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结果:
  307个病灶中恶性为124个,乳腺癌阳性预测值为40.4%。
  肿块(M组)206个,恶性为84个,良性151个。形态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周边强化、早期快速强化、Ⅲ型曲线的OR值均大于2,这些征象与恶性病变关联程度较高,是恶性病变的典型表现。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强化均匀、内部不强化分隔、早期慢速强化、Ⅰ型曲线的OR值均小于1,提示为良性征象,是良性病变的典型表现。形态分叶形、边缘不规则、分隔强化、早期中速强化、Ⅱ型曲线的OR值在1-2之间,良恶性重叠较多。M组的综合评分分值范围为0-11分,周边强化分值最高为3分。其中形态学占7分,动态增强参数占4分。
  非肿块样强化(N组)101个,恶性43个,良性58个。导管/段样分布、局灶分布、簇状强化,早期快速强化、Ⅲ型曲线的OR值均大于2,这些征象与恶性病变关联程度较高,是恶性病变的典型表现;线样、广泛分布,强化均匀、早期慢速强化、Ⅰ型曲线的OR值均小于1,提示为良性征象,是良性病变的典型表现。区域分布、斑点状强化、早期中速强化、Ⅱ型曲线的OR值在1-2之间,良恶性重叠较多。N组的综合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导管/段样及簇状增强分值最高为3分。其中形态学分值占6分,动态增强参数分值占4分。
  307个病灶的Fischer评分范围3-7分,以4分以上为恶性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为71.0%/63.6%,诊断准确率为66.1%。M组206个病灶的综合评分范围3-9分,N组的101个病灶综合评分范围3-8分。综合评分4-6分为BI-RADS-MRI4类,4分为4a,5分为4b,6分为4c。综合评分以5分以上为恶性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为86.6%/79.9%和80.5%。
  两种评分法ROC曲线的诊断阈值:Fischer评分为4分以上为恶性,综合评分为5分以上为恶性。Fischer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综合评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两者有统计学差异(z=2.051,p<0.05)。M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N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M组及N组的模型中,综合评分均是经前进法逐步回归后首先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明显的影响。(M组的偏回归系数为0.792±0.126,P值为0.005,OR为2.21,N组偏回归系数为0.565±0.221,P值为0.008,OR为1.76)。但Fischer评分仅在M组经前进法逐步回归最后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影响(偏回归系数为0.412±0.149,P值为0.048,OR为1.51),而未进入N组的模型。
  结论:
  1.乳腺良恶性病变有特征性的磁共振表现,但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和动态增强参数有重叠,特别是非肿块样强化,征象重叠更明显;
  2.经验法判断将可疑恶性的病变归入BI-RADS-MRI4类,需行活检并将其考虑为MRI诊断阳性,导致磁共振诊断乳腺癌特异性及活检阳性预测值较低,诊断准确率不高,需对该类病变进一步研究;
  3. Fischer评分法能对可疑恶性的病变进行BI-RADS-MRI分类,但其形态学评分不全面,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仍不高,也无法进行亚分类;
  4.综合评分法能对可疑恶性病变进行BI-RADS-MRI分类和亚分类,形态学评分较好,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较Fischer评分法高。对可疑恶性病变的进一步BI-RADS分类和鉴别诊断,可考虑用综合评分法代替Fischer评分法;
  5.综合评分法对肿块的诊断价值较高,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良恶性判断。而对非肿块样强化的诊断价值中等,仍需总结非肿块样强化征象的鉴别意义,应用多种功能磁共振成像进行综合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