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路径选择
【6h】

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 民意的概念及形成

(一) 民意的概念

(二) 民意的形成

二、 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正当根据

(一) 民意是死刑制度存在和适用的基础

(二)民意表达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 我国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现状及问题

(一) 民意对死刑案件影响的现状分析

(二)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渠道及问题

四、 我国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走制度化途径的必要性

(一) 是克服死刑适用标准不明确的有力手段

(二)是死刑适用得到社会认同的有效途径

(三)是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要求

(四)是弥补非制度化途径缺陷的最佳方法

五、 我国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制度化途径的构建

(一)民意表达制度化途径的选择

(二) 死刑陪审团审判制度的具体设计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在“民意浪潮”的席卷之下,许多死刑案件如药家鑫案、张金柱案、刘涌案等都经历了戏曲性地审判历程,民意影响着审判结果毋容置疑。并且,影响着这些案件的民意主要是通过网络等非制度化的渠道进行的,这种影响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也给司法独立当头一棒,许多学者高呼坚决杜绝民意绑架司法,法官要绝对中立。然而,事与愿违,民意之势犹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司法裁判。笔者认为,死刑适用中吸纳民意具有正当依据,无视民意的价值,罔顾国情、政情将民意排除出死刑适用的做法并不可取。民意现阶段在死刑适用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源是民意在死刑适用过程中缺乏一个理性的表达制度,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探讨死刑适用中通过何种路径表达民意才能更好地化解民意与死刑裁判的冲突,实现民意与死刑的和谐,以致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述了民意的概念与形成。本部分简要地阐述了民意的起源、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及民意的形成基础和表达途径。
  第二部分,论述了死刑适用中吸纳民意的正当根据。第一,民意是死刑制度存在和适用的基础,这一基础要求死刑适用过程中应当吸纳民意;第二,死刑适用时吸纳民意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民主社会的第一个特点是赋予普通民众平等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第二个特点是社会公众参与权必须是有效的,对最后决策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民主社会的这二个特点要求在死刑适用过程中必须要吸纳有效的民意。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现状及问题。首先,通过张金柱案、刘涌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意对司法裁判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状及这种影响途径有违司法独立等诸多弊端;第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的渠道及问题,包括非制度化渠道和制度化渠道,通过论述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我国死刑适用中缺乏有效的民意吸纳制度。
  第四部分,阐明了我国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必须走制度化途径。第一,走制度化途径是弥补死刑适用标准不明确的有力手段;第二,走制度化途径是死刑裁判得到社会认同的有效途径;第三,走制度化途径是司法独立的基本要求;第四,制度化途径是克服非制度化途径缺陷的最佳方法。
  第五部分,提出了构建我国死刑适用中民意表达制度化途径的设想。首先,针对死刑适用中该选择哪种制度化的途径来表达民意,笔者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素材后认为建立死刑陪审团审判制度是最佳的制度化途径。理由有:第一,陪审团审判制度是司法民主的柱石;第二,陪审团制度是制约法院权力的有效手段;第三,陪审团制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次,笔者针对我国的国情设计了适合我国的死刑陪审团审判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