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理
【6h】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1.网络犯罪

2.网络犯罪主体的年龄构成

3.青少年网络犯罪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

1.高智能性

2.犯罪动机复杂

3.社会危害性严重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

1.低龄化趋势明显

2.犯罪主体多元化

3.新的犯罪手法不断涌现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内部因素

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

2.文化因素

3.道德因素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治理现状

(一)对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认识分歧

1.家庭

2.学校

3.执法机构

4.网络营运商和软件开发商

(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薄弱

1.缺乏自主的网络软件和创新技术

2.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具有复杂性

3.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三)网吧监管力度不足

(四)立法不够完善

1.网络犯罪法律法规不具有系统性

2.关于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保护的条文不完整,操作性不强

四、青少年网络犯罪治理措施的完善

(一)建立青少年网瘾防控机制

1.培养多样化兴趣爱好,减少网络依赖性

2.建设青少年网络爱好的正向引导机制

(二)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建设

2.提高网络安全行政管理能力

3.提高网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大社会治理的力度

1.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3.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防范体系

4.增加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四)完善青少年网络犯罪相关立法

1.制定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

2.完善刑法相关条文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在这个信息社会里,网络给公众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模式。但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如“潘多拉的魔盒”般打开了黑暗的一面,网络犯罪便也应运而生。且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受网络负面因素的影响之深尤为明显,不断扩大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难题。从未来人才的培养以及法治社会的构建角度出发,确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做到有效地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网络犯罪,从而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述。该部分首先明确了网络犯罪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青少年网络犯罪概念;最后总结了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
  第二部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剖析:本部分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别分析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内部因素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征两个层面对其网络犯罪的原因进行探讨;外部因素分别从经济、文化和道德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笔者认为网络犯罪“低成本、高收益”的所带来的经济动力,“黑客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误导以及网络道德素质的不完善都是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外部原因。
  第三部分,阐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理现状。本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各方治理主体对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认识分歧来探讨当前治理措施存在的漏洞;二是从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角度分析治理现状,指出我国缺乏计算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网络安全管理不完善以及网民的安全意识不强是网络犯罪治理的不足之处;三是从网吧角度来分析治理现状存在的障碍;四是分析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治理的相关现行立法及其缺陷。
  第四部分,提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治理措施的完善建议。青少年网络犯罪治理应当从青少年网瘾防控、网络安全防范、社会治理、相关立法四个方面进行。青少年网瘾防控方面,要培养青少年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减少网络依赖性,同时也要建设青少年网络爱好的正向引导机制。网络安全防范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高网络行政管理能力和网民安全防范意识;社会管理方面,要加大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防范体系,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立法方面要制定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法,并修改和完善刑法中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条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