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研究
【6h】

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工会经费及其独立性的重要性

(一)工会的含义和工会经费的法律属性

(二)工会经费独立及其影响

二、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

(一)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依据

(二)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的演变与实施方式

三、工会经费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一)制度比较

(二)发达国家、地区经验和国际通则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我国工会经费制度的逻辑

(一)现有制度的理论和逻辑

(二)逻辑悖论

(三)经验考察:经费制度是否妨害工会职能

五、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理论逻辑的厘清

(二)改革目标

(三)改革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应该是劳动者利益的当然代表者,为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和资方进行谈判,在劳资关系中扮演重要的平衡劳资地位和实力的角色。工会经费就是这一系列工会运作的物质基础,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就是保障工会经费的制度基础。工会最初在我国建立时是主要是政治工具,是团结工人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必须力量,其被赋予的制度作用要大于其对社会经济作用。我国曾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国家、集体、个人利益被假设为相互统一,工会也作为主体利益统一关系的一个角色,在利益统一体下并不享有独立自主的地位,更不能且不需要进行工人群体的维权活动,工会因此丧失了工人代表权的逻辑依据。在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工会制度并未相应地改革;其经费负担制度也完全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经费主要由用人单位负担。此制度已经直接、严重影响到深化改革的事业。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的工会以及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内容和理论基础发现:在我国,工会拥有巨大的经费支持,工会会员人数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转型期内,劳资之间冲突不断,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残缺而低效,“强大而富有”的工会却没有在劳资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它一方面不能经常、有效地代表劳动者表达和争取正当诉求,另一方面在工人群体事件中没有始终站在劳动者一方做出与自身职责相符合的维权行为。工人群体对工会也没有产生应该有的归属感,工会软弱无力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成为了资方的“代言人”。
  本文在界定以上问题之后,通过比较法研究方法,寻找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的工会经费制度经验以及国际公约的运行通则,来为我国的工会经费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引入案例分析考察,发现现实中的工会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代表工人群体、积极维权的作用。因此认为工会必须做出改变。通过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工会经费制度中的理论和实践悖论,特别是:
  现行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已经不适合劳资关系现状,资方的“不当劳动行为”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和地区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和经验,我国相关改革中的目标和解决工会经费制度问题的方案和建议。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分析工会经费及独立性的重要性。其中首先明确工会经费的含义和法律属性,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外的法律框架内分析工会经费的特点,这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进而提出、分析工会经费的独立性及其重要影响,通过工会经费问题的重要性以影射工会改革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演变和实施方式。经费负担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会法》第42条的规定。经费收缴制度主要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联合发布的通知:总工发[2005]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管理的通知》。我国现在的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的形成有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历史原因。在现今深化改革与社会转型期,依然保留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模式以及思维观念。
  第三部分,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的工会经费制度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尚未加入的国际劳工组织98号、87号公约,运用经验、逻辑分析发达国家工会经费制度和“国际通则”对我国工会经费负担制度和收缴制度改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从理论层次深入探讨我国现有工会经费制度的理论和逻辑,并分析现有理论的逻辑悖论。提出我国工会经费导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是否构成“不当劳动行为”的问题。最后,结合现实案例进行经验考察,分析现有经费制度是否导致工会成为“既得利益者”,又如何影响了工会应有职能的发挥。
  第五部分,对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提出改革建议。在服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首先厘清制度逻辑;其次,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改革目标,即切断资方和工会经济关系并重建工会经费制度模式;再者,进一步提出改革的方案:一是针对2%经费缴纳制度,二是工会取信于工人,需要系列的配套制度改革。综上分析以为我国工会经费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在阐述我国工会经费制度问题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方面的改革方案,即切断资方与工会的经济关系,建立以会员缴纳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通过逐渐过渡性的改变“费改税”模式以及一系列其他制度的配合改革,是我国工会改革成为经济、社会改革的突破口。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工会经费负担与收缴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中“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用人单位与职工利益统一性”的基本假设和制度基础上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经济关系已有重大变化、劳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由用人单位负担部分工会经费,是显然违背市场经济的逻辑和规律的。这种制度安排,严重损害了工会的应有角色、职能,妨碍其成为劳动者的利益代表着、维护者,甚至构成了中国特色的“不当劳动行为”,应当进行深刻改革。据此,本文主张: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当尊重和服从市场经济中工会角色、职能的相关逻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对我国工会经费负担和收缴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本文的研究依然有许多的不足。本文研究中不足表现在:理论逻辑分析不够透彻、第一手实证调查材料缺乏;缺少足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关于工会经费方面的原始资料。工会经费只是工会改革的一小部分,但却是工会改革的最为关键的突破口,在未来的研究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