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村官腐败现象及防治对策研究——以G市为例
【6h】

新时期村官腐败现象及防治对策研究——以G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导论

(一)选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腐败的界定

(二)何为村官

(三)对村官腐败的界定

三、村官腐败现象、类型与特点

(一)G市近年来村官腐败的现状

(二)村官腐败的类型

(三)村官腐败的特点

四、村官腐败的原因及社会危害

(一)村官腐败的社会危害

(二)村官腐败的原因剖析

五、治理村官腐败的路径

(一)选优配强村官

(二)增进村官政治素质和官德修养

(三)加大震慑与惩处的力度

(四)健全制度堵塞腐败漏洞

(五)强化对腐败的预防和监督

(六)加强日常警示教育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村干部履职现状问卷调查

展开▼

摘要

村官具有官与民两种身份,虽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官,但其受乡镇党委、政府委托或授权,在行政村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组织群体性活动等职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从各地曝光的村官腐败典型案例来看,小村官大腐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官腐败问题不容忽视,防治村官腐败意义重大。
  笔者先后在G市组织、宣传、纪检等党委多个部门工作,对村官群体有较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为找准村官腐败的行为特点、成因根源和防治措施,笔者对G市近5年查处的30例村官腐败案件进行了剖析研究,并对G市和D市180个村500名村官做了问卷调查,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梳理概括,当前村官腐败主要存在贪污受贿、吃拿卡要、侵占挪用、生活作风、优亲厚友等五种类型,并具有违规违纪次数多、时间长、累计金额大,腐败范围大、对象多、领域广,滥用职权、超越红线、“腐水难收”,窝案串案多、集体腐败现象严重,“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等明显特点,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并容易诱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经济社会发展。针对传统思想观念作祟、能力素质不足、修养和官德缺失、日常监督制约不力、惩处警示不够等原因,本文从选贤任能、强化修养、加大惩处、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加强警示等六个方面对防治村官腐败的路径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农村“空心化”、城乡不均衡发展等社会问题拓展了防治村官腐败的思路方向,创新提出了村官履职社会环境改造、建立职业化村官干部队伍等概念,着力为创建廉洁村庄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向勇;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庆春;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监察、监督;
  • 关键词

    村官腐败; 防治对策; 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