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珠江三角洲末次盛冰期以来环境演变的新证据
【6h】

珠江三角洲末次盛冰期以来环境演变的新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广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1.1.1选题意义

1.1.2选题目的

1.2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

1.2.1自然地理状况

1.2.2主要取样钻孔概况

1.2.3钻孔年代测定

1.3研究内容的总体设计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珠江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2.1分析方法

2.1.1样品的实验室处理

2.1.2实验数据的输出

2.2数据的处理

2.2.1柱状图

2.2.2 SPSS处理

2.2.3粒度参数分析

2.2.4粒度分级分析

2.3粒度所反映的环境变化

2.3.1沉积物粒度特征表征环境

2.3.2江村粒度特征所表示的环境特点

2.3.3门JK6孔样品粒度所显示的环境变化

2.4粒度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的对应关系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磁化率数据分析

3.1磁化率指标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3.1.1磁化率指标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运用

3.1.2磁性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

3.1.3测试方法

3.2江村样品磁化率数据分析

3.2.1数据分析

3.2.2村样品磁化率数据与粒度分级数据的相关分析

3.3江门JK6孔磁化率所反映的环境特点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三角洲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温度曲线重建

4.1古环境重建的孢粉学方法

4.2珠江三角洲孢粉组合特点

4.3钻孔孢粉分析

4.4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钻孔孢粉分析

4.4.1珠江三角洲全新世孢粉组合

4.4.2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

4.5温度曲线重建

第五章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对比

5.1研究进展

5.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古环境研究

5.2不同指标对比所反映的环境变化阶段划分

5.2.1粒度与温度曲线对比

5.2.2磁化率与温度曲线对比

5.3温度、粒度与全球变化对比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处亚热带,与中纬地区机械风化作用强相区别,化学淋溶作用相对明显.因此,在暖湿期,粒度随着水动力的增强而变粗;在干冷期由于降水相对少,化学风化作用弱,故碎屑物质少,粒度偏细.通过粒度与磁化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磁化率数值与粘土数值含量呈正相关变化.磁化率高值对应粒度低值,反映干冷的低水动力环境;相反,磁化率低值对应粒度高值,反映暖湿的高水动力环境.依据粒度的偏度值又可以看出研究区在末次冰期以来的大约18000 aB.P.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河海交替的沉积变换过程,与晚更新世以来的全球性的三次海侵事件的后两次相对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