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
【6h】

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文献综述

引言

第1章导论

第2章理论借鉴

第3章农村金融资源与农村经济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第4章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5章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供给及其效应

5.1转型新时期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5.2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农村内部配置

5.3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流失分析

5.4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的效应

第6章农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

6.1农村金融制度资源的一般分析

6.2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动态供给

6.3农村金融组织资源的现实特征

6.4农村金融制度资源的效应

第7章农村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的制约效应

第8章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成因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第9章减缓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对策思路

第10章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关于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首先回顾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然后在借鉴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性,在理论上初步讨论了农村金融资源与农村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关系;接着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方法,实证了农村经济增长中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状态及效应,剖析了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成因;进而从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完善农村市场体制、合理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和营造宏观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减缓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对策思路。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下,且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不协调。 2、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对农村金融资源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产生了制约效应。 3、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对农村金融资源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产生了制约效应。 4、农村金融资源整体功能对农村金融资源系统和农村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制约效应。 5、农村金融资源约束的成因在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及政府与市场交叉失灵。 二、论文的重要观点: 1、农村金融是依赖特定保证体系(农村金融制度)、特殊载体(农村金融商品)的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具有数量(货币和资本)累积和功能累积的、特殊的、内在于经济的社会经济资源。 2、社会、经济、金融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金融是内在于经济系统、内在于社会系统的一个复杂子系统。农村金融也是内在于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复杂子系统。农村金融资源系统可以分解为货币或资本资源、农村金融工具或商品资源、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及农村金融整体功能资源等层次。 3、社会、经济、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在相关资源因素协调运行基础之上。农村金融资源、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开发、配置的协调运行机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正是农村金融、经济、社会资源开发、配置失调的结果。 4、农村金融资源各层次都有其效应功能区,并对农村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不同的效应。当前农村金融资源对农村经济社会系统产生的负效应正是通过其效应功能区来实现的,但在各个效应功能区内,农村金融资源不是唯一的作用要素。 5、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但归根结底在于经济、社会系统中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的双重失灵。 6、减缓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既要在农村金融和经济领域想办法,又要跳出农村领域寻找出路。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缓解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根本,合理开发和配置农村金融资源,重组农村金融体系是减缓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主要举措,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的宏观制度环境和金融基础环境是缓解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外在条件。 三、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1、初步建立了农村金融的资源范式分析框架。这种范式以金融资源观为理论指导,以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配置为研究主线,突破了以往农村金融分析的共同思路:结构——功能——行为绩效,而代之以“经济环境——金融资源结构——金融资源功能——金融资源结构再造”的分析思路。金融资源分析范式与其他范式有重合的地方,比如,金融资源范式要考察金融系统与经济环境间的功能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能满足系统环境对金融功能需求的金融资源形态和功能实现机制,这与兹维·博迪和罗伯特·默顿等提出的金融“功能观”相一致;又如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方面,金融资源范式认为农村不同的金融机构资源、金融工具资源在满足市场方面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存在竞争和互补性,因此采取多元化的金融组织资源形态是适当的,这与哈耶克局部知识范式也相一致。 2、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了农村金融系统的层次构成及农村金融系统与农村经济系统和农村社会系统的作用关系。把农村金融界定为包含资金资源、金融制度资源、金融商品(工具)资源和整体功能资源的资源系统,并视为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3、从农村金融资源角度分析农村金融抑制和深化问题。在农村金融资源层次分解的基础上,逐层探讨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及其对农村金融系统、农村经济社会系统的约束效应,拓宽了农村金融抑制的研究视野。从农村金融资源可持续开发和配置角度重构农村金融资源体系则又拓宽了农村金融深化的思路。 四、论文的政策建议: 1、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农村经济基础(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村产品市场。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消除农村三次产业的冲突和摩擦,协调农村三次产业发展;转换农产品市场机制,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2)发育农村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准确定位乡村组织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培育农村土地市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法律上界定清楚农村土地物权的性质;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重心下移,即通过连锁或举办分市场的形式将劳动力市场延伸到县乡镇所在地,把劳动力市场规范化服务送上门,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消除主要来自户籍制度和城市政府的歧视政策的障碍,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3)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建立新的经济实体。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股份合作制;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等有效组织形式;发展和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制。(4)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增强乡镇企业活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和效益原则,不断优化乡镇企业产业、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树立长期抓科技和管理的思想,依靠科技和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大力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实现经济联合发展;加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乡镇企业制度现代化;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建设新的小城镇。(5)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加大国家农村扶持。国家从财政和政策上,对农业实行扶持和保护,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储备调节体系和市场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制度,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优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合理开发农村金融资源,重组农村金融体系(1)合理开发和配置农村资金资源。培育农村“造血”机制,增加农村资金资源量的累积;以培育农村“造血”机制为目标,提高财政“输血”效率。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形成外部资金的导入机制;广开渠道,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投融资。(2)重组农村金融体系,合理开发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就是要适应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需要,重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形成良好有序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强化农村金融运行监管。为此,对农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明晰农业银行产权;加强合作金融建设和改革;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加大对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 3、创造缓解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的宏现环境和基础条件缓解农村金融资源制约效应,不仅要壮大农村金融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又要合理开发配置农村资金资源和制度资源,还要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基础条件。(1)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解除城乡二元结构。要解除农村金融资源约束,必须做到以“城乡统筹”为核心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必须跳出传统的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必须从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统揽全局,统一决策,彻底改变城乡分割和两极治理现状。(2)建立农村金融资源开发配置的金融基础设施。健全金融法律体系,修订《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制定《投资法》、《信托法》、《投资公司法》、《投资基金法》及《农村金融法》、《农业保险法》;健全金融会计程序,增加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信息的完全性;完善金融监管结构,放松准入方面的严格监管,同时坚持审慎性监管;更新监管理念,推动金融创新;加强三大监管机构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改变现行的监管方式,从合规性监管为主转向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监管为主,加强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完善交易结构和清算设施;(3)为农村金融资源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规范农村信用秩序,形成农村商业信用和商业道德;加强金融教育,培养农村金融人才;建立起保护债权人的破产制度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明确地方政府产权边界,转变地方基层政府职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