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设计
【6h】

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总体模式的设计

第三章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区域模式的设计

第四章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运行的内在激励因素

第五章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运行的外在环境优化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在人口还在继续增长,而国土面积不可能扩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盘活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来适应我国人民吃饭和建设对土地的基本需求,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农村土地市场却因土地权利制度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农业比较利益低,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农民对土地流转缺乏动力等原因发展非常缓慢,农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低,主要仍是由行政手段平均分配。而我国加入WTO后,农地的生产性服务价值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不断提升必将要求高效利用农地。因此,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设计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并推动其顺利运行,是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地租和地价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比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在对土地制度绩效与不足,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内容、形式的详实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国情提出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设计应受现行法律制度、农地的特殊功能及资源禀赋、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发展阶段落后等条件的约束,且设计要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促进资源市场化配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弹性原则和农地农用原则,进而再初步描述出农用地使用权在流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及两级市场之间是如何流动的。 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必须把握农用地使用权流转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研究了国外不同国家和国内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与经济发展的情况,发现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通过使用权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总趋势,但是不同的经济水平和资源分布又会导致不同的农用地使用权市场化配置程度。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我国生产力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本文设计出分别与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三种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各种模式在产权明晰途径、各级市场和市场之间的流转形式上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以国有永佃制的产权关系为前提,在一级流转市场上由受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委托的农地经营公司将农地使用权出让或出租给农户,鼓励取得农用地使用权的农户与其他土地使用者利用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权清晰度要求比较高的信托、股份合作、抵押、返租倒包甚至成片流转等形式进行交易,而农用地使用权流转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循环则是通过农户把农地使用退还给农地经营公司,农地经营公司再出让或租佃给有需要的农户来实现的。中部地区明晰产权的途径是租赁制,相应的农户在一级流转市场通过向集体租赁获得土地使用权,而能为土地使用者所接受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所容纳的二级流转市场上的交易方式包括转包、互换、转租、四荒拍卖、信托、股份合作、返租倒包以及少量的抵押、成片流转等形式,农户退出农地经营和集体对农地的再租赁可以使农地得到循环利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可以通过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米明晰产权,一级流转市场上的交易形式仍然是集体发包,二级流转市场还不发达,呈现出传统的转包、互换、转租、四荒拍卖等形式为主,信托、股份合作、返租倒包等形式为补充的状态,两级市场的循环通过农户退包、土地换社保的形式将承包地还给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整治农地再出租来实现。 农民是农地经营和流转的主体,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运行离不开他们的支持。首先,要保证农民愿意转出和转入土地,而转出土地关键在于低效保有土地要付出代价,高效利用盘活土地能获得收益,转入土地关键在于经营农地有利可图。所以,农地的有偿使用包括农地有偿承包、有偿转让、地力升降奖惩必须贯彻,农地流转收益充分考虑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必须重视,而提高农地规模效益和农业比较利益作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氏生产积极性的措施也不可忽略。 农民除了愿意流转土地外,还应该有能力流转才能形成农地市场中现实的供需双方。此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则保障了农民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各项权益;促进农村中劳动力转移就使得农民有空闲地可转让;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培养农业企业家就使得科技推广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民有能力提高经营农地的收益;改革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切实为农民致富、农业发展着想,就为农民转入农地或转出农地从事其他产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就消除了农民流转农地的后顾之忧;而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为农地供需双方搭上桥梁,提供咨询,就节约了农民农地流转的成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