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以荣昌县大坝村为例
【6h】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以荣昌县大坝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文献综述

第2章引言

2.1选题背景及依据

2.2研究目标

2.3研究内容

2.4研究区概况

2.5研究方案

2.5.1季节性干旱研究方法

2.5.2土地利用格局

2.5.3作物蒸散量研究

2.5.4土壤水库贮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5.5农业水资源的配置

第3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特征

3.1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气象干旱

3.1.1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气候基本特征

3.1.2气象干旱特征

3.2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壤干旱

3.2.1土壤可能蒸散量

3.2.2土壤干旱指数

3.3小结

第4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对蒸散量的影响

4.1土地利用格局

4.1.1同一坡度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4.1.2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的分布

4.2作物蒸散量分析

4.2.1不同作物在各个月份的蒸散量

4.2.2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

4.3小结

第5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壤水库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1土壤水分特性的变化

5.1.1土壤水分特性的剖面变化

5.1.2容重对水分性质的影响

5.2土壤水库贮量及其影响因素

5.2.1土壤水库

5.2.2土壤水库贮量的影响因素

5.3小结

第6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的配置

6.1旱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蓄水池布局

6.2水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囤水田布局

6.3小结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课题及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为春旱频率为45.0%,夏旱频率为22.6%,伏旱频率为35.5%,表现为春旱发生概率>伏旱发生概率>夏旱发生概率。春早、夏旱、伏旱的频率均各自低于3月~4月、5月~6月上旬、6月下旬~9月上旬中枯水年和偏枯年发生的总概率。 (2)土地利用格局与坡度密切相关,并影响着作物蒸散量。 (3)旱地土壤库容较小,但是有效水库容占的比率较大,影响土壤水库的因素主要为坡位、土地利用方式。 (4)研究区存在降水与作物需水时间上严重不匹配,需要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布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