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分析
【6h】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第1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1.3研究思路及内容

1.4研究方法及创新

1.5基本概念及假设

第2章消费函数的理论借鉴

2.1消费函数的早期经验研究

2.2持久收入与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

2.3理性预期消费函数理论

2.4消费函数研究的新进展

2.5本章小结

第3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因素分析

3.1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消费行为因素分析

3.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因素分析(一):1978年以前

3.3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因素分析(二):1978年以后

3.4本章小结

第4章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4.1模型及数据准备

4.2参数估计与检验

4.3本章小结

第5章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分析

5.1模型及数据准备

5.2基于传统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

5.3传统消费函数研究结论分析

5.4 ECM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是关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研究。在基本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理论假定,并在此基础上分1978年以前以及1978年以后两个时期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进行拟合,在模型估计的过程中引入了当今流行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时变参数估计。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1.基本结论 (1)1978年以前的我国农村居民假定为以自给性实物消费为主,被动的,短视的原始消费者;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居民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对消费者外部环境以及内在设定的描述,但受未来不确定性“拖累”的谨慎的消费者。 (2)依据固定参数模型对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这一时期决定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受用实物消费总额所替代的实物收入的影响。根据变参数模型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货币收入作用程度有限,但是其作用强度上升的趋势是明显的,而实物收入的作用强度有降低的趋势。 (3)研究表明,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基本符合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这一结果表明绝对收入、收入分配差距以及持久收入等指标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4)通过对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协整检验表明,消费和收入在该研究期间内(1978~2005年)是不协整的,而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把研究期间分为1978~1996年和1996~2005年,进而实现了“分阶段协整”,这一概念类似于“变参数协整”概念(杭斌,2006年)。 (5)通过ECM函数分析表明,收入增长率△INCO的系数1>α>0,表明只要收入增长率上升,消费增长率△CONS也会随之而上升,因为,消费者只能根据收入变化对消费不断进行调整才能维持或逼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状态,但△CONS的增长率小于△INCO的增长率。ecmt-l的系数通过检验并且β<0,表明误差修正机制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6)通过ECM的动态估计结果表明:误差修正机制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结果表现为“偏负方向修正”。“偏负方向修正”机制表明:①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造成我国农村居民的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加大,短期收入和长期消费支出难以把握,消费者采用更加谨慎态度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就算是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势明显的状态下也没能扭转;②在农村居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在当前并不能从根本上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面对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会选择一种“被动”的消费方式,即收入水平的增加并不能从较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率,增加的那部分收入会以一个较为固定的消费率进行消费,剩余的那部分则转化为储蓄。 (7)实证结果表明,仅仅依靠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当前已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应该把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政策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农村居民增收是基础,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重点的原则。 2.政策建议 (1)要制定收入增长政策,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平衡收入差距。 (2)应尽快完善包括农村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制度建设,给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制度预期和市场预期,增强其对朱来生活的信心,从而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有利于他们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 (3)建立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的消费观念。 (4)积极改革消费政策,改革抑制消费的政策,采取鼓励合理消费的政策,促使商品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逐步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在逐步转变农民传统消费观念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熨平”农民谨慎消费带米的消极影响,变封闭式消费观念为开放式消费观念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起始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