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施硼对棉花生理生化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6h】

施硼对棉花生理生化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棉花生产概况和意义

1.2硼的吸收,运输与分布

1.2.1硼的吸收

1.2.2硼的运输与分布

1.3硼的生理功能

1.3.1硼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3.2硼与酚代谢和激素代谢

1.3.3硼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及运输

1.3.4硼与蛋白质及核酸代谢

1.3.5硼与植物繁殖

1.3.6硼与酶的活性

1.4硼肥与棉花

1.4.1硼在植物体中的含量

1.4.2判断棉花是否缺硼方法

1.4.3棉花硼中毒的主要症状及解决方法

1.4.4棉花缺硼症状

1.4.5棉花施硼肥技术

1.4.6硼肥对棉花的效应

第二章引言

2.1研究目的和意义

2.2试验的主要内容

2.2.1试验田土壤含硼量测定

2.2.2棉花各部位含硼量测定及其变化程度

2.2.3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其变化程度

2.2.4可容性糖含量的测定及其变化程度

2.2.5各时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株高、果枝数、铃形态和蕾、花的生物学特性

2.2.6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和种子品质调查

2.3试验技术路线和工作安排

2.3.1试验技术路线

2.3.2试验安排

第三章材料与方法

3.1供试材料与处理

3.1.1供试材料

3.1.2材料处理

3.1.3取材

3.2分析方法

3.2.1用姜黄比色法测定土壤和棉花不同部位的硼含量

3.2.2用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3.2.3用葱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3.2.4通过田间观测及实际测量和统计,研究施硼对抗虫棉各个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2.5通过对两种棉花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和种子品质调查,来研究施硼对其的影响

第四章结果与分析

4.1土壤中含硼量

4.2棉花各部位含硼量

4.3蛋白质含量

4.4可溶性糖含量

4.5施硼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6施硼对两种棉花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和种子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1.1硼的最适施用浓度

5.1.2施硼对抗虫棉生理生化的影响

5.1.3施硼对抗虫棉农艺性状的影响

5.1.4施硼对抗虫棉产量、品质的影响

5.2讨论

5.2.1土壤有效硼含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5.2.2抗虫棉脱蕾的原因

5.2.3蛋白质不能累积的原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棉花(Cotton)不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本文以两个硼效率不同棉花品种抗虫棉和渝棉一号为材料,以渝棉一号为对照,将两个材料按施加不同浓度硼肥(0,0.1%,0.3%)分为三个处理,将试验田分为6个小区,在1、3、5种植抗虫棉,2、4、6小区种植渝棉一号。对1、2小区不施用硼肥(B0);3、4小区施用0.1%浓度的硼肥(B1);5、6小区施用O.3%浓度的硼肥(B2)。进行三次重复。在棉花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一次硼肥。用液量为450~750 kg/km2。对这两个棉花品种株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与种子品质进行调查以及不同施硼水平下两种棉花生理生化指标(叶片、花萼、花瓣和花蕊进行硼、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在0.1%硼肥水平下抗虫棉不同时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株高、果枝数、铃形态和蕾、花的生物学特性并与不施加硼肥的抗虫棉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试验田土壤含硼量测定 本试验研究发现,试验田土壤的有效硼含量为0.17mg/kg,属于缺硼土壤。 2、棉花各部位含硼量测定及其变化程度 本试验研究发现,施硼肥明显提高棉花各部位硼含量。试验表明施硼后棉花各部位变化程度为花蕊>叶片>花瓣。另外,处理B2叶片中的硼含量有所降低,主要是由于不同叶片硼含量存在差异以及叶片不同部位硼含量存在差异。 3、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其变化程度 本试验研究发现,施硼后叶片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花瓣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花蕊的蛋白质含量在2品种中差异较大,无明显规律。 4、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及其变化程度 本试验研究发现,施硼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花瓣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抗虫棉花蕊的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渝棉一号花蕊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5各时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株高、果枝数、铃形态和蕾、花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研究发现,在棉花苗期,抗虫棉的苗期生长时间要比渝棉一号短4天,就是说,要比渝棉一号早发4天。抗虫棉的株高日增量为0.56cm,渝棉一号的为0.63cm,从常规经验来看,二者均属于壮苗之列,只是渝棉一号要比抗虫棉的长势要旺些。进入棉花蕾期,对抗虫棉喷施0.1%浓度的硼肥(B1)与不喷施硼肥(B0)的抗虫棉进行对比,发现B1要比B0早现蕾10天左右,并且蕾期持续时间要比Bo长了4天左右。进入花铃期,在初花期,对抗虫棉第二次喷施0.1%的硼肥(B1),发现B1和B0均进入植株生长高峰期,到盛花期后,再次对抗虫棉喷施0.1%硼肥(B1),发现株高日增量平稳下降。在初花期叶数的日增长数B1为0.35,低于B0的0.42,盛花期迅速下降,B1为0.06,高于对照的0.01。在初花期,B1、B0的蕾数日增量均达到最大,B1的日增量为1.31个,大于B0的1.28。在整个花铃期,B1的开花数均高于对照。在初花期,B1的开花日增量为0.22,高于对照的0.16。进入吐絮期后,棉株的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株高,叶片数等不再变化。6株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与种子品质的调查本试验研究发现,通过喷施三种不同浓度的硼肥,在其结铃期进行株铃数、铃重、衣分、纤维品质与种子品质的调查,发现喷施0.1%浓度的硼肥效果最为理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