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子》的“无欲”观研究
【6h】

《老子》的“无欲”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无欲”之涵义

第一节欲与无欲略说

第二节《老子》的“无欲”

一、无欲之欲--满足人的基本欲望

二、欲之无欲--去除贪欲

第二章《老子》“无欲”之特征

第一节“无欲”是一种“全”

第二节“无欲”是一种“虚”

第三节“无欲”是一种“无限”

第三章《老子》“无欲"之方法

第一节以“应”的方法达到“无欲”

第二节“应欲”之特征

一、“贵柔尚弱”与“谦下不争”

二、“应欲"与“为道”

第四章《老子》“无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性诊断

第一节《老子》“无欲"观在历史上的应用

一、《老子》思想与文景之治

二、《老子》思想与贞观之治

第二节《老子》“无欲”思想的现代性诊断

一、处事修身之道

二、治国安邦之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古往今来,“欲”在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也是人认识自我及事物的前提。“欲”是希望,也是人前进本身的推动力。针对春秋时期,私欲膨胀、人欲横流的社会弊病,老子提出要去欲、守朴、“愚”、勿扰民、无为而治,这些思想对去除贪欲、稳定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探讨了“无欲”之涵义,具体说来,《老子》的“无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无欲之欲—满足人的基本欲望:第二个方面是,欲之无欲—去除贪欲。 第二章探讨了无欲的特征表现:“无欲”是一种“全”;“无欲”是一种“虚”;“无欲”是一种“无限”。得出《老子》所谓“无欲”,不是完全没有欲望,而是肯定人衣食住行的应当之欲,满足于人的真实需要,反对的是不知足的贪欲。《老子》的“无欲”应当是形而上之“无欲”,是“自然”的一种体现。 第三章则分析了《老子》“无欲”之方法:以“应”的方法达到“无欲”,“应欲”是不加以人为造作,不强为,不执扭,顺应自然之欲而达到“无欲”。“应欲”需要做到“贵柔尚弱”与“谦下不争”;并以“为道”的方法“损”之而得。 第四章是《老子》“无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性诊断,在历史地位这一节分析了《老子》“无欲”观在历史上的应用,而《老子》“无欲”思想的现代性诊断则表现为处事修身之道和治国安邦之道两个方面。《老子》提出的“无欲”思想,控诉欲望膨胀和过度侵夺所带来的压力,希望能使社会长久地保持和平安宁的和谐状态,对于缓和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依然有相当高的启示意义。 最后,本文认为,对于《老子》“无欲”思想真正透彻的理解应当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境界。“无欲”须经历过欲望的洗礼,反思、再沉淀之后方能真正体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