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研究
【6h】

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2.国内研究动态

第1章导论

1.1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4研究思路、方法和资料应用

1.5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1.6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区域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借鉴

2.1区域发展理论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2.3技术创新理论

2.4制度变迁理论

第3章农村区域贫困概述

3.1农民贫困与农村区域贫困

3.2农民贫困与农村区域贫困的标准

3.3农村区域贫困的共性特征

3.4农村区域贫困的一般原因

3.5农村区域贫困的后果

第4章 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分析

4.1 1949—1978年西部农村反贫困的艰苦努力

4.2 1979—1985年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

4.3 1986—1993年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新探索

4.4 1994—2000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

4.5“八七”扶贫攻坚后西部农村反贫困新阶段

4.6西部农村半世纪反贫困的经验

4.7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教训

第5章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5.1西部概况

5.2西部农村贫困面貌

5.3西部农村贫困区域的特征

5.4西部贫困农民的特征

5.5西部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

第6章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致因分析

6.1西部农村贫困成因的一般分析

6.2西部农村贫困成因的具体分析

6.3西部农村贫困的自然原因

6.4西部农村贫困的基础条件因素

6.5西部农村贫困的产业发展原因

6.6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人文原因

第7章我国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的思路及模式创新

7.1将农村区域反贫困作为国家发展重要任务

7.2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要突出的重点

7.3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的思路

7.4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应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7.5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模式创新

第8章 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

8.1农村反贫困立法

8.2农村反贫困的集中统一管理

8.3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科学民主管理

8.4西部农村反贫困的金融支持制度

8.5西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8.6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要素吸引政策创新

第9章 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技术创新

9.1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技术选择标准

9.2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技术选择类型

9.3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技术来源

9.4疏通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技术成果转化的渠道

9.5充分发挥各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第10章 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推进策略

10.1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农村反贫困规划

10.2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推进措施

10.3西部农村反贫困的突破口选择

10.4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全社会反贫困机制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0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有59.3%集中在西部地区,且贫困程度很深。西部贫困人口的大面积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化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将进一步从根本上削弱了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并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旨在全面概括和总结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基础上,针对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困难和障碍,分析、阐释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探索、研究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政策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⑴通过对我国自解放以来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历史进程的分析,以及现阶段西部农村贫困状况的分析,总结我国西部在农村反贫困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寻找出西部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为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政策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⑵农村区域贫困有其共性特征,其成因也大致相同。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先天禀赋较差;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法制能力缺乏;产业结构层次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积累能力差;人口、资源、经济发展矛盾尖锐。造成农村区域贫困的一般原因有:农业发展条件差,难以提供原始积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封闭,低水平运行;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中央与省及政府扶持的不足;贫困区域自身努力上的缺陷等。
   ⑶西部农村的贫困主要是属于生存性的绝对贫困。从区域特征上看,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不足、经济社会系统封闭、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方面;从贫困主体的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素质不高、低水平自给性生产、生活及生产条件恶劣、自我发挥能力弱和边缘化等。
   ⑷西部农村贫困成因复杂,是多方面制约因素共同发挥作用造成的,因而反贫困任务十分艰巨。造成西部农村贫困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体制及政策因素;自然原因;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原因;社会人文原因等。西部农村贫困原因的复杂性使得西部农村反贫困任务十分艰巨。
   ⑸加快发展条件的改善、重视发展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是现阶段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的重点。基于此,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思路应该是:以贫困农民为主体、政府加大扶持、社会广泛参与为基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⑹西部农村区域贫困原因复杂且贫困程度深,应根据西部农村区域的实际情况创新脱贫模式,综合采用多种手段帮助西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些模式包括:区域特色农业开发脱贫模式;西部特色非农产业开发脱贫模式;异地迁移脱贫模式。在推进模式选择上,可以采用以农村社区为单元的“整村推进模式”和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的“产业区推进模式”。
   ⑺制度创新是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非常关键的一环,制度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反贫困立法;实现农村反贫困集中统一管理;对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建立西部农村反贫困的金融支持制度;建设西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实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特殊灵活的要素吸引政策。
   ⑻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必须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通过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弥补区域发展的劣势。在技术选择标准上,应注重先进实用性、显著效益性、低成本性和低风险性;在技术类型选择上,注重资源(水资源)节约型技术、生态环保型技术、农产品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高效特色产业发展技术和农产品储藏、运输、精深加工技术。同时,要疏通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技术成果转化的渠道,充分发挥各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⑼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是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应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农村反贫困规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全社会反贫困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