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问题研究——以“西三角”为例
【6h】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问题研究——以“西三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实践意义

1.1.3理论意义

1.2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过去欠发达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分析

2.1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2.1.1加工贸易理论

2.1.2产业转移

2.1.3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2.2过去欠发达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实践分析

2.2.1国外实践分析

2.2.2国内实践分析

3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与转移现状及特点

3.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总体现状及特点

3.1.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总体现状

3.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总体特点

3.2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3.2.1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现状

3.2.2加工贸易转移的主要特点

4“西三角”加工贸易的承接与发展实践分析

4.1“西三角”加工贸易承接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4.1.1“西三角”加工贸易承接与发展的现状

4.1.2“西三角”加工贸易承接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4.2“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重要意义

4.3“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现实基础

4.3.1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必要性

4.3.2“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可能性

4.4“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的主要问题

4.4.1“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的内在问题

4.4.2“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外在问题

5我国加工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加工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确定

5.2计量模型的建立

5.3计量结果及分析

5.3.1计量结果

5.3.2实证结论

5.4“西三角”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6“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对策

6.1“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总体思路

6.2“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加工贸易早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长期占据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我国的加工贸易起源于东南沿海的装配型加工业务,并自此长期聚集沿海地带。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成本压力加大,国际上开始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对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劳动聚集型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再加上加工贸易政策的一再调整,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管理在上述力量的驱动下新一轮的区域产业转移浪潮掀起。
   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能为东部承接新产业腾出空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加工程度的拓展,从而在有限资源有限空间内创造更多的利益。与东部加工贸易的发达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上,我国的东西部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早在儿年前,我们国家就致力于进行西部大开发,借以来逐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并且面临部分转移的局面,因此对于“西三角”而言,如果能够借鉴东部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好好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这一契机,发挥各自个重点承接地的作用,“西三角”经济的发展必将会迎来一个重要增长点。
   本文以“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实践分析为研究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文章介绍了加工贸易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本文对产业转移及加工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并以日本、武汉为例说明过去国内外欠发达地区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相关经验。再次,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对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转移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再其次文章进行了了“西三角”加工贸易的实践分析,分别分析其现状、特征、承接意义、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等。然后实证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经济意义进行解释。最后,文章在前文基础上,结合“西三角”自身状况,对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中首先提出“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区域概念进行界定。然后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过去欠发达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分析。这一章首先概述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以更好的界定本文研究的问题,然后在本章中以日本和武汉为例,研究其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出各自的发展经验,以期为“西三角”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三章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与转移现状及特点。该章主要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现状与特点概括。
   第四章“西三角”加工贸易的发展与承接实践分析。该章首先分析了“西三角”加工贸易的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西三角”加工贸易的发展与承接在近几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额较小,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并且加工出口区在其出口中占主导力量。然后本文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机会等角度分析了“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再然后又从加工贸易转移的必要性和“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的可能性角度分析承接的现实基础。最后分析了“西三角”承接加工贸易存在的外部与内部问题。
   第五章我国加工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这一章首先总结了可能对加工贸易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然后以广东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各因素对加工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出物流水平、市场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条件依次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西三角”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对策。这一章首先给出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的总体思路,然后提出要从发展物流业完善保税物流功能、扩大利用外资、继续发展出口加工区、规划产业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承接与发展加工贸易。
   本文首次以“西三角”为区域概念系统分析了其加工贸易的实践现状,并试图较为全面的对加工贸易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在此基础上给出适合“西三角”的具体建议。文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克服了重理论而轻实证的缺陷,对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