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6h】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篱研究进展

1.1.1 植物篱模式

1.1.2 植物篱设计

1.1.3 植物篱效益

1.1.4 植物篱效益评价

1.1.5 植物篱模式下土壤侵蚀与径流预测模型

1.2 坡耕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1 源头控制技术

1.2.2 过程阻断技术

1.2.3 末端治理技术

1.3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4.1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

2.4.2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2.4.3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对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2.4.4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

3.2.2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氮素浓度组分

3.2.3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氮素负荷组分

3.2.4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3.2.5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对降雨量的响应

3.3 讨论

第4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磷素浓度组分

4.2.2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磷素负荷组分

4.2.3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4.2.4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对降雨量对的响应

4.3 讨论

第5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氮磷效应

5.2.2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5.3 讨论

第6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对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6.2.2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蚀性特征

6.2.3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冲性特征

6.2.4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6.2.5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影响因素

6.2.6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响应

6.3 讨论

6.3.1 植物篱-农作模式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影响

6.3.2 不同植物篱-农作模式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影响

6.3.3 植物篱-农作模式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坡面分布的影响

第7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对象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8.1.2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8.1.3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8.1.4 植物篱-农作模式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坡耕地对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8.1.5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存在的问题

8.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野外径流小区照片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粮食与食品需求不断增长,水土流失与耕地资源耗竭式高强度利用引起的地力衰退,农田肥料投入逐年增多,由此导致农业非点源(尤其是氮磷)污染引起的水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因此,探索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措施是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农田氮磷的损失主要通过水、土迁移进入水体,而植物篱技术因植物篱的机械阻滞等作用,不仅能有效地保持水土,还能显著地减轻流失氮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危害。目前,对植物篱控制氮磷流失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分析植物篱的水土保持效应时,涉及减少总氮磷或径流全氮流失效应,较少研究植物篱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也较少探讨植物篱控制氮磷流失的原因;对植物篱模式综合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保持水土与提高土地生产力效益,忽视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为此,本文以三峡库区上游及库周丘陵区的紫色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在研究了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其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响应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评价了坡耕地植物篱-农作模式综合生态效益,得到了紫色丘陵区最佳综合生态效益的植物篱模式。主要结论如下:
   1.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植物篱模式能降低径流全氮及其各形态径流氮浓度。就径流全氮浓度而言,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T4)相比,涪陵试验点黄花植物篱模式(T1)、金银花植物篱模式(T2)、2带桑树植物篱模式(T3)径流全氮平均浓度分别降低26.2%、27.5%、13.5%;3带桑树模式(T5)和四边桑模式(T6)在实验期间未呈现降低径流氮浓度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T7)相比,20°坡地紫穗槐模式(T8)和香根草模式(T9)径流全氮平均浓度分别降低36.0%、33.0%;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T10)相比,13°坡地紫花苜蓿(T11)的径流全氮平均浓度降低5.9%,蓑草(T12)无此趋势。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降低径流氮浓度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黄花>2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
   植物篱-农作模式减少了坡耕地总氮及各形态氮流失负荷。就总氮流失负荷而言,与T4相比,涪陵试验点T1、T2和T3在2011-2012年的2年间总氮流失负荷分别降低7.34kg/hm2、6.54kg/hm2、1.78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34.9%、31.0%、8.4%;T5与T6在试验期间未呈现降低总氮流失负荷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鹳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氮流失负荷分别降低98.58kg/hm2、95.75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92.4%、90.0%;与T10相比,资阳试验点13°坡地T11、T12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氮流失负荷分别比降低82.65kg/hm2、78.12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88.7%、83.9%。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氮素流失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黄花>金银花>2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
   2.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植物篱模式也能降低径流全磷及其各形态径流磷浓度。就径流全磷平均浓度而言,涪陵试验点T1、T2、T3和T5的径流全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38.1%、44.1%、41.9%、4.3%;T6在试验期间未呈现降低径流磷浓度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T9径流全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52.6%、42.1%;与T10相比,T11、T12径流全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40.4%、41.3%。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降低径流磷素浓度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2带桑树>黄花>3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
   植物篱-农作模式也减少了坡耕地总磷及各形态磷流失负荷。就总磷流失负荷而言,与T4相比,涪陵试验点T1、T2和T3在2011-2012年的2年间总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0.99kg/hm2、1.22kg/hm2、0.84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38.4%、47.4%、32.7%;T5与T6在试验期间也未呈现降低总磷流失负荷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T9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53.91kg/hm2、51.39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96.1%、91.6%;与T10相比,资阳试验点13°坡地T11、T12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48.81kg/hm2、48.09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94.0%、92.7%。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磷素流失效应的大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黄花>2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
   3.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植物篱-农作模式增大了植物(包括农作物和植物篱)吸收氮磷量与土壤蓄积氮磷量。植物篱模式下植物对氮、磷素的相对吸收率分别为1.6~30.0%、2.0~16.0%(除黄化模式外);土壤对氮、磷素的相对蓄积率分别为7.5~25.8%、9.7~50.9%。本文分别将植物篱-农作模式增强植物吸收和土壤蓄积氮磷量的效应称为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氮磷流失的植物吸收和土壤蓄积效应。
   不同植物篱由于生物、生理特性不同,增强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不一致。同等条件下,不同植物篱模式下植物吸收氮素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桑树>黄花,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吸收磷素效应的大小是,涪陵试验点金银花>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香根草>紫穗槐,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涪陵试验点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土壤蓄积氮素效应的大小为黄花>金银花>桑树,蓄积磷素效应的大小是黄花>桑树>金银花;资阳试验点不同植物篱模式土壤蓄积氮、磷素效应的大小均为,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
   4.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对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资阳实验点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剪强度(SS)、土壤抗蚀性(AE)、抗冲性(AS)与综合抗蚀性(CAE)大于常等高农作模式,其中20°坡地T8表层土壤的SS、AEI(抗蚀指数)、ASI(抗冲指数)与CAEI(综合抗蚀指数)分别比T7增大70.3%、3.99、84.1%、102.9%,T9的分别增大49.6%、2.65、49.0%、91.9%;13°坡地T11表层土壤的SS、AEI、ASI与CAEI分别比T10增大62.2%、3.13、188.3%、87.9%,T12的分别增大89.7%、2.36、174.8%、82.9%。因此,就综合抗蚀性而言,不同植物篱模式增强土壤综合抗蚀性效应的大小为,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
   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相比,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各坡位篱带与作物带土壤抗剪强度、抗蚀性、抗冲性与综合抗蚀性明显增强,尤其是篱带。植物篱-农作模式大大减弱了坡耕地土壤各抗蚀指标自下而上呈近直线式降低或急剧降低的程度,改善了坡耕地土壤各抗蚀指标的过大坡面异质性。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总氮磷流失负荷随土壤抗剪强度、抗蚀指数、抗冲指数与综合抗蚀指数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式或一次线性函数式降低,且除抗蚀指数外,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达极显著。由此可推知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氮磷流失效应也随土壤抗剪强度、抗冲性与综合抗蚀性的增强而增大。
   5.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综合生态效益指数(A)、保持水土效益指数(B1)、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益指数(B2)、提高土壤抗侵蚀力效益指数(B3)、提高土地生产力效益指数(B4)分别增加301.9%、278.4%、346.6%、107.2%、23.6%,T9的分别增加288.1%、262.6%、333.9%、93.7%、25.3%;与T10相比,13°坡地T11的A、B1~B4分别增加215.6%、237.5%、220.2%、126.0%、33.6%,T12的分别增加215.6%、237.5%、220.2%、126.0%、33.6%。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不同类型生态效益指数大小为,B2(1.165)>B1(0.962)>B4(0.495)>B3(0.332)。因此,植物篱-农作模式提高了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与不同类型生态效益。不同植物篱-农作模式的提高效应大小为,20°坡地紫穗槐模式>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在西南紫色丘陵区的坡耕地,尤其是15°以上坡耕地推广与实施灌木类植物篱模式可取得较好的综合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植物篱-农作模式能有效地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增大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量,提高综合生态效益,对保护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小流域水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植物篱-农作模式可作为控制农业点源污染物氮、磷素的源头控制技术。本文引入植物吸收氮(磷)素的相对吸收率,土壤蓄积氮(磷)素的相对蓄积率,可分别表征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建立了坡耕地总氮磷流失负荷与土壤各抗蚀指标的关系模型;构建了包括植物篱模式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指标的植物篱-农作模式的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研究条件限制,未研究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壤中流减少氮磷流失效应;未评价植物篱-农作模式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今后应进一步研究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壤中流减少氮磷流失效应,构建合理评价植物篱-农作模式社会效益、景观效益与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